承天門大街上,裴世矩緩緩的踱步,作為一個八十歲的老人,提前下衙並不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事。
一直踱步到朱雀門,後方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裴世矩停下腳步,側頭看了眼,益都縣公段偃師神色肅穆的快步而去。
裴世矩盯著段偃師離去的背影,緩緩出了朱雀門,上了馬車,不一會兒,有訊息送來……段偃師快馬加鞭,徑直出了長安。
果然如此,裴世矩略為鬆了口氣,陛下果然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法子,召秦王回京。
陛下是不敢有所妄動的,否則驚動了東宮,就可能玉石皆焚,但只要秦王回京,就能輕而易舉的破解所有的困境,一切都能塵埃落定。
但就如今河東的戰局,秦王會攜大軍回京嗎?
劉弘基苦苦守禦霍邑,若是援軍不至,突厥主力越過雀鼠谷,那晉州的失陷就難以避免,裴世矩不覺得秦王會如此不智,而且按照行軍速度來判斷,秦王如今在哪兒不太好確定,但唐軍步卒主力應該正在渡河,而騎兵應該已經渡河了,甚至部分騎兵已經北上入晉州了。
陛下肯定是急召秦王回京,難道秦王會反過來將騎兵再運送回關內?
那要耗費多少時間?
而且也肯定不會攜步卒回京,最大的可能是秦王攜身邊數百親衛迅速回京。
做出這樣的判斷還有一個原因,裴世矩看得很清楚,秦王其人,勇於任事,有雄心壯志,太子之位甚至九五之尊,都是他想要的,但更想要的是宏偉的帝業,所以絕不會領大軍回師,任由突厥肆虐河東,乃至於威脅關中。
尉遲恭是個威脅,李世民是有可能攜帶尉遲恭麾下三千精銳入京的,但裴世矩很確定,李世民不會這麼做。
不管陛下是以什麼理由急召秦王回京,但絕不會是以妃子與太子有染為理由,不說陛下以後會不會告知秦王真相,但至少不會告知身為信使的臣子段偃師。
所以,在沒有做出準確判斷之前,在不知道實情之前,即使秦王如今得陛下信任,也不敢貿然領軍入長安。
更何況,裴世矩對此也有準備。
馬車在周圍繞了一圈之後,從長林門駛入了東宮,馬車一路往內,通行無阻,陸續經過嘉福門、重明門後,在顯德殿外停下。
已經得到通傳的太子李建成心中惴惴不安,裴世矩來東宮議事的次數並不少,最近一段時間也很頻繁,但每一次都是自己相邀。
這是裴世矩第一次主動的來東宮請見,而且事先也沒有遣人告知,而是直接登門。
遣散宮人近侍後,延手坐下,李建成盯著裴世矩,看起來雖然有些緊張,但還算鎮定。
但下一刻,李建成幾乎是原地彈起,但身子一歪,狼狽的栽倒在地。
“裴公……”
“看來是真的了。”裴世矩嘆了口氣,“其實也不算大事,畢竟陛下年邁,而殿下正值壯年,但處事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