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宗室名將,首推李世民,次之李孝恭,其三就是李道宗,這樣的人物突然登門造訪,李善一邊快步出迎,一邊思緒萬千。
自赴河東以來, 遇見的……從李高遷到劉世讓、苑君璋、李神符,可以說一個好鳥都沒有!
希望這次能碰到個安分的。
迎面而來的是一個身材挺拔,英氣勃勃的青年,身著常服,腰間佩著一柄長箭。
“拜見任城王。”李善一邊行禮,一邊在心裡嘀咕, 賣相倒是不錯。
今年才二十四歲的李道宗回了一禮, 笑道:“在長安聽道玄提起,抵河東,必與懷仁一敘,方知內情。”
“任城王言重了。”
李道宗說話的語調不快不慢,帶著悠然節奏,“某與道玄年歲相近,自小相熟……足下去歲於道玄有大恩,不必如此客套。”
李道玄今年二十二歲,李道宗二十四歲,兩人名字有點像,不過不像李神符、李神通一樣是嫡親兄弟,這兩人是同高祖。
頓了頓,李道宗補充道:“聽聞太子殿下與三兄均與懷仁以兄弟相稱。”
“道宗兄。”李善笑著換了稱呼,在心裡想,只這一句話就足以證明李道宗這個人的性情、秉性。
同時,李善也隱隱猜到了李道宗的來意……按道理來說,李道宗在出任靈州總管之前一直在李世民麾下, 關係很親近,但卻同時提起李建成、李世民。
這是個聰明而且謹慎的人……畢竟李善與李道玄交好,而李道玄是鐵桿的秦王一脈,所以李道宗此行是來試探一二,希望能確定李善的政治立場。
這同時也說明,李道宗此人,在擔當起幷州總管這個極為重要的職務的時候,並不希望涉入奪嫡漩渦之中。
將人迎入內室,李善一邊寒暄,一邊在心裡回想前世記得的一點點資料。
武德年間,李道宗爵封任城王,但後來貞觀年間改封江夏王,也是參與滅東突厥一戰的重要將領。
李善能記得的不多,只有兩點,據說後來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就是李道宗的女兒,這位文成公主就生於任城,而且還是李道宗親自護送入吐蕃的。
另外李世民曾經在晚年點評過還活著的幾位名將,“當今將帥,惟李績、道宗、薛萬徹。績、道宗用兵不大勝亦不大敗;萬徹若不大勝即須大敗。”
也就是說,李道宗其人, 行事用兵都非常謹慎, 未慮勝先慮敗……這樣的人物正適合出鎮幷州, 抵禦突厥。
“打擾懷仁了。”李道宗笑著說:“今夜一同守歲。”
李善哈哈大笑, “道玄兄、臨濟縣侯陸續回京,正愁無人相伴守歲呢。”
“臨濟縣侯即江淮名將闞稜?”李道宗隨口道:“從長安啟程前聽聞,闞稜南下江淮了。”
李善倒是不意外,江淮那邊戰事僵持,闞稜在江淮軍中極有威望,是能幫得上大忙的。
兩人在內室坐定,桌上擺了七八盤菜餚,還有個下置炭火的牛腩鍋子,邊上還有洗淨的白菜。
呃,原本今晚計劃是和馬週一起守歲……不過之前琢磨讓馬周按照歷史軌跡和常何……於是,馬周被李善無情的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