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
不大的屋內,李世民端坐在上首侃侃而談。
下首左邊坐著房玄齡、長孫無忌,右邊坐著杜如晦、凌敬,均在聚精會神的聽著。
長時間後,房玄齡嘆道:“臣自幼讀史,爛熟於心,殿下卻能溯其本源,縱論大勢,臣遠不及也。”
長孫無忌臉上略顯興奮神色,他也知道妹夫奪嫡心切,但如果有這樣大義的名義在,接下來很多事情就有脈絡可尋……至少將來登基之後,施政就不會有太多的阻力。
只要太子意欲遷都的訊息散開,本身威望不足,倚重世家門閥的太子的威望會下降到冰點……除了滎陽鄭氏之外,其他門閥都會心生猶疑。
特別是剛剛向東宮靠攏的范陽盧氏……幽州和突厥是接壤的,一旦李唐遷都,范陽盧氏未必會遭受滅頂之災,但也必然元氣大傷。
“此為明志之策。”杜如晦突然轉頭看了眼凌敬,“不知是何人所獻?”
房玄齡也反應過來了,秦王幕僚中,就數自己和杜如晦、長孫無忌最為心腹,雖凌敬如今執掌天策府大權,但之前密謀諸事,秦王並沒有召凌敬參與, 今日卻在此, 顯然不是恰巧。
房玄齡不禁嘆道:“眼光遠及秦漢,非常人所能論之, 凌公真乃奇才。”
凌敬老臉抽了抽,看向李世民,“臣亦是初次聽聞此論。”
李世民有些意外,隨即笑了笑, “懷仁倒是有些心思。”
凌敬雖暗暗腹誹, 但也能理解……第一次正式會面,李善總要拿些有分量的東西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了眼,心裡都有些許震驚……這樣的言談,從一個尚未加冠的少年郎嘴裡說出, 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這個年紀,又長於嶺南那等荒地,只怕史書都沒讀完呢。
房玄齡拱手笑道:“恭喜陛下, 得此英傑賢才。”
李世民指了指房玄齡,大笑道:“玄齡、克明均數度舉薦,孤自當納之。”
長孫無忌突然說:“懷仁是今日啟程吧?”
“不錯。”李世民嗤笑了聲,“東宮遣太子洗馬魏玄成送別。”
眾人都知道李世民為什麼如此嗤笑……獻上如此明志策,早就將李善攬入麾下,太子居然還巴巴的遣心腹幕僚相送。
還是房玄齡厚道,笑道:“去歲懷仁隨軍,對魏玄成有相救之恩, 後清河事變, 魏玄成又得懷仁襄助,倒是理應相送。”
長孫無忌看了看對面的凌敬, “早知如此, 殿下當使凌公……”
凌敬忍不住反駁道:“小兒輩外放,難道還要長輩送至灞橋?”
此刻灞橋邊, 人頭聳動, 皆是來送別之人……其實灞橋送別, 也就是李善起的頭。
今日來送別的人相當的多, 除卻走的近的王仁表、張文瓘、房遺直等人外,長孫無忌、尉遲寶琳等秦王府子弟也到了, 就連李昭德今日也被放了出來。
還有不少同科進士也來相送,惋惜李善沒能去解縣的楊思誼, 以及太子舍人盧承基等等,甚至還有些慕名而來的……
李善苦笑拱手,“驟然外放,尚無時日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