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 第兩百四十三章 赴考(下)

第兩百四十三章 赴考(下) (第1/2頁)

吏部尚書封倫束手站在門外,凝視著走過來的考生,心裡默唸,隴西李氏兩人,趙郡李氏三人,清河崔、太原王均無,范陽盧氏一人,滎陽鄭氏兩人,博陵崔氏一人。

其餘的都是次一級的世家子弟,如河東柳氏、京兆韋氏等等。

封倫的視線在考生中來回打轉,很快就注意到了李善,不禁眉頭微皺,他認得李善。

其實李善的報考資料是不齊全的,雖然唐初科考不像明清時期要上查三代,但也不是誰都能報考的,李善戶籍資料中,父祖一欄是空著的。

封倫出身渤海封氏,名門之後,早年輔佐楊素,結為姻親……呃,身為中書令的楊素曾經指著自己的坐榻,聲稱封郎必當據吾此座。

哎,類似的事件中,楊素的出場次數實在太多了。

雖然資料不全,但李善在年前年後名聲鵲起,秦王府幕僚房玄齡還曾經私下拜託……封倫在去年兼任天策府司馬,被視為秦王府一員。

如今秦王一脈在朝中的勢力也漸漸膨脹,李世民本人兼任尚書令,宇文士及出任中書侍郎,封倫為吏部尚書,主責選官。

不過,封倫注意到李善,並不是因為他認得李善,今日到場的都是名門子弟,封倫認得的人多著呢。

而是因為李善在眾人中有些鶴立雞群……周圍人都能感覺到李善不同尋常的氣質。

他們的心理活動是……李懷仁信心十足。

而李善自己的心理活動是……都讓開,我要裝個大比了!

不過,今日最受矚目的人並不僅僅只有李善,還有一位長鬚中年男子。

封倫走下臺階,笑道:“伏伽此舉,乃陪子侄輩嬉戲,以大欺小,勝之不武啊。”

中年男子躬身行禮,並未開口。

一旁的李遷低聲道:“此人乃清河武城孫氏子弟,孫伏伽,前隋即出仕,武德元年因進諫得聖人賞識,如今任御史中丞。”

李善有點愕然,一方面是因為孫伏伽這個名字,如果沒記錯,這位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狀元公,貞觀年間名臣。

另一方面是……孃的,有點不要臉啊,都出仕了還跑回來和我們搶飯碗!

李善前世對唐朝官制就有不少了解,這一世從魏徵、李乾佑那打探了不少……御史中丞乃是御史臺的副手,上面就一個御史大夫,雖然品級不高,只是正五品,但權責極高。

而且唐朝中後期是不設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基本上就是御史臺的一把手……三法司之一的一把手啊!

這樣的人物,跑回來參加科舉……你的臉呢?!

很快,封倫說完場面話,直截了當的開始考試……也沒什麼搜身的程式,都不糊名呢。

等跪坐在矮案邊之後,李善覺得……真要多謝李義琰了。

冷,是真冷。

陰森森的長廊,沒有取暖的火盆,卻有穿堂寒風,李善都有點哆嗦了……要不是李義琰借的那件厚衣,還真有點撐不住。

真是想不通,科考時間為什麼要定在初春……放在六七月份不好嗎?

李善側頭看了眼硯臺,墨汁都被凍住了,只能再用硯滴取水,拿起墨錠用力磨墨,持筆舔了舔,繼續奮筆疾書。

對於他來說,這次科考難度真的不大,前面的貼經題一氣呵成,現在的釋義題也比較有把握……至於最後的詩賦,那就要選的那首詩能不能得考官青睞了。

原本李善以為科考是禮部主持,畢竟宋明清都是禮部負責科考,沒想到唐朝卻是吏部主持科考。

如今的科考還只是個雛形,連名字都不糊,監考官……呃,只三兩個小吏偶爾來轉一圈,沒必要監考嘛。

不過李善敏銳的發現,每次小吏來轉悠的時候,視線總會在自己身上逗留。

一方面是因為李善的名聲鵲起,另一方面是因為李善折騰出的算盤……去年參加科考的只有三十八人,而今年是七十二人,幾乎翻了一倍。

多出的考生大部分都是考明算科的……所以,長廊裡噼裡啪啦撥算盤的聲音不時響起。

最新小說: 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最後一個唐朝皇帝 七爺,夫人今日又沒回府 崇禎懾寰宇,不用黑科技 亂世荒年餓肚皮,我帶倆崽糧滿倉 八零寡嫂太彪悍,養崽致富兩手抓 她被活活燒死後,全家後悔了 妖探 為了當皇帝我得穿越一萬次 開局逃荒:反派相公是病嬌 玄爭錄 快穿之二,小統任務記 快穿之宋媛媛百變人生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明末逐鹿天下 我在大明當皇帝 快穿禍水:被渣後病嬌男主黑化了 惡女成嫡:我裝的,你們別太愛了 惡毒白月光?放飛後我火爆全網 明珠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