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 (第1/3頁)

還記得嗎,離尼姑庵一箭之遙的西北邊,是吳山廟。

同是晨鐘暮鼓,卻一衰一榮,一靜一動,一冷一熱,對比明顯。尼姑庵廢棄時,風光全都到了吳山廟。等到尼姑庵變成了小學校,一切又都變了。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更大的對比,是在每家每戶的每個早晨。

祖母出門了,到廟裡去唸經。鄰居六七個老太太等在村裡一起走,她們都纏著小腳,走起來一扭一扭的。與平日在家裡幹活不一樣,到廟裡去,就換上了一套乾淨的黑布褂子,褂子比身材大了許多,所以扭動在路上有點滑稽。出村一丈遠就上了窄窄的石板路,別的村子的老太太也匯在一起了。石板路上留著昨夜露水,還長著青苔,老太太們扭動得更加當心,更加誇張,更加一致。遠遠看去,分明是一長溜黑衫蝙蝠舞,舞的名稱叫“天天朝拜”。

祖母出門時,捋了捋小孫子的頭髮。小孫子已經背上了書包,但不與祖母一路,是朝東,走一條寬寬的泥路,去上學。上學的路也像唸經的路,半道上不斷有同伴加入。孩子們一多便又跳又笑,邊玩邊鬧,直到學校。牌坊般的校門下,在一半嫩黃、一半淺紫的花叢邊,今天輪值的何老師笑眯眯地站著。她在檢查每個孩子的衣著,叫他們把紐扣扣起來,把褲腿放下來。有的孩子喜歡赤腳走路,用一根繩子把兩隻鞋子掛在脖子上。何老師就要他們把鞋子拿下來,穿上,再進教室。

上課的鈴聲響了,很巧,吳山廟那邊也敲起了鍾。何老師揚頭往西邊看,遠遠的,寺廟前那條石路上的黑衫蝙蝠舞,還在扭動。

女教師們不清不楚的神秘來歷,使她們有了一清二楚的共同立場。那就是,不喜歡傳統,不喜歡老派,包括寺廟,包括黑衫蝙蝠舞。

雖然不喜歡,何老師還像往常一樣,看了很久。她從衣袋裡拿出摺疊得很小的手絹,快速地擦一下眼角,像是回想起了什麼。

廟裡的鐘,又一次響起,還傳來了清脆的木魚聲。緊接著,是吳山廟的醒禪和尚領著誦經,老太太們跟著一起誦。雖然聽不清語句,但那音調,能把四周的田野穩穩罩住。

何老師已經在上課,課目內容是幾個女教師一起湊的,今天的課名是“常識”,正講著地球。聽到了誦經聲,何老師皺了皺眉,便走下講臺,來到教室的西窗前,伸手把那扇新裝的玻璃窗關上了。誦經聲,也就關在了外面。

最清晰的誦經聲響起在晚上,那時全是男聲,沒有老太太的聲音跟著了。照寺廟裡的說法,這是和尚們在“做課”。居然,他們也用了一個“課”字,與學校黏著了。

那時,學校裡的女教師們也正在做一件與“課”字有關的事,那就是備課。黝黑的田野裡,只有兩道燈光,吳山廟的蠟燭燈和學校的煤油燈。別的屋子,買不起蠟燭和煤油,天一黑就黑到底了。

村民們喜歡從自家木視窗,看這兩道燈光。因為這地方山阻水隔,自古以來一到夜晚全都歸屬於土匪。土匪分兩幫,頭領分別是陳金木和王央央。陳金木比較有錢,匪徒們夜間出來時提的是黑罩鐵皮燈籠;王央央錢少人多,匪徒們夜間出來時提的是紅紙竹篾燈籠。過去只要遠遠看到這兩種燈籠,各村百姓就會趕快關門,在窗縫裡屏息靜聽。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金木和王央央都曾讓徒眾揚言,願意參與抗日,不再騷擾百姓。果然,夜間這兩種燈籠也少了。

早在這兩種燈籠還經常出沒的時候,它們對於廟裡的燈光也只敢繞道而行。匪徒都有點怕佛,不敢靠近。於是,多少年了,鄉村夜間,只有匪燈和佛燈。一邪一正,一野一文,在進退交錯、消長明滅。終於,匪燈漸黯,佛燈孤懸,幸而又加入了學校的燈。

村民半夜起身,朝窗外一看,即使睡眼惺忪,也笑了一下。

窗邊竹几上,放著老太太唸經要背的香袋;邊上,是小孩子上學要背的書包。

廟裡的和尚和學校裡的女教師,一直沒有機會見面。

有一次,在學校西面的泥路上,兩個正要回廟的小和尚看到一頭小羊被石頭一絆,差點跌到河裡。他們慈悲為懷,“惜生護生”,立即撩起袈裟上前,牽起羊頸上的繩子,拴在路旁的一棵小樹上。這時,泥路旁剛種下兩排小樹,伸向遠方。

幾個在旁邊玩耍的男孩子看到了就圍過去,那兩個小和尚朝他們笑眯眯地點點頭,又上了路。就在這時,從校門裡氣喘吁吁地奔出我們的何老師,胸脯起伏著,直奔小樹跟前。她急忙彎腰解開拴在樹上的繩子,對男孩子們說:“羊要把小樹掙斷的,快把羊送還給主人!”

這一下,才走出幾步的那兩個和尚呆住了。他們主張的“惜生護生”,主要是指人和動物,卻對植物不太在乎。他們為惜生而吃素,就是不吃動物,只吃植物。他們明白小羊要保護,卻不明白小樹也要保護。此刻他們心裡有點亂,卻又覺得女教師是對的。更添亂的是,他們沒想到女教師竟是這麼一位麗人,因此看過一眼後就不敢正視,只是直耳聽著,眼睛只盯著孩子們。

何老師也沒有看和尚,看了就要打招呼,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她對寺廟、和尚都很生疏,只能放輕語氣給孩子們解釋:“這樹剛種下,還嫩。等你們畢業,這樹也就長大了,這路也就成了林蔭道。那時正是大熱天,你們可以陰陰涼涼地到縣城考中學。”

原來,老師心中的“惜生護生”,範圍要大一點,包括樹,包括林蔭道,包括孩子們的成長,包括考中學。

一來二去,孩子們有點得意,覺得老師的水準比和尚高,學校的等級比寺廟高。早晨,看著祖母到廟裡去唸經,自己上學的步子也更歡快了。

老師還像往常一樣,只要聽到從寺廟裡傳來的誦經聲,就會把教室的窗子關上。

但是,一個同學的一篇作文,使老師對寺廟的看法變了。

小學的作文很簡單,老師出一個題目,讓學生們短短寫幾句,就成。

最新小說: 俗主 潘龍玉佩 玄門小祖宗在八零當團寵 鴻毛之間 贈你三世情深,望與君攜手 膚淺關係 小李飛刀之鬼見愁 末世之戰士崛起 無戒神域 中古震旦:龍起 辰若有曦 消亡紀元 靈氣復甦:全球血脈覺醒 快穿之落盡梨花月又西 朱雀志之天誅 塌房少女重建指南 劍起且聽風吟 仙子妄想佔有我 修仙最重要的當然是安全了 垂簾聽政第一天,太后被爆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