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後就是國祀時間,到時候還要勞煩廣陵道的師兄們多費心思。”
禮部尚書的確已經開口了。
在六部當中,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一樣少有擺明立場的人。
他站在公主寧瑤一頭,因此見到秦長魚與洛留悄然離去,不需要關海提醒,他就打算問一問,只是他深諳官場一道,知曉有些話不能直接問,而是要迂迴著來。
所以他最先將目光放到了廣陵道的道人身上,以除夕之後的國祀為引,開始發問。
國祀不同於神主教會的神祭,有廣陵道的道人負責,要三位大修行者為首,三十六位四境修士,一百零八位三境修士為輔。
設下陣法,書寫符籙與天通,祈禱未來的神朝國運昌盛,神朝各處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
上天當然沒有自己的思維,所謂與天通也就僅僅只是做個樣子。
國祀說到底就是圖一個祥瑞吉利。
而青崖海的開啟,就在國祀當天。
這才是廣陵道地位隱隱高出儒院和白馬寺的原因,國祀結束之後會引下偉力開啟青崖海的大門。
這也是廣陵道所負責的事情。
宋南沒有回答,開口的是廣陵道的一位承聖境界的大修行者,知無書,是負責這次國祀的三位大修行者之一。
在道門當中地位頗高。
“國祀是廣陵道分內之事,李大人言重了。”
禮部尚書姓李,名叫李承煥,年歲要比張晟大的多,如今差不多是三百餘歲,五十年前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左相,可謂是威望頗重。
禮部尚書微笑道:“國祀可是神朝大事,更是關乎著青崖海的開啟,再怎麼說也不言重,這些年來廣陵道年年辛苦,陛下也是讓我代為誇讚。”
提到神皇,知無書臉上神色鄭重了許多,微微躬身道:“承蒙陛下厚愛,廣陵道必定會不負聖望,國祀本是分內之事,我等自會全心全力。”
禮部尚書衝著廣陵道眾人舉起酒杯,爽朗道:“神朝立國萬年,也曾出現過許多次危機,但每次全都能安然渡過,這全賴各位上下一心,我李承煥在此先敬諸位一杯。”
禮部尚書親自敬酒,在場之人都是不敢不喝,就連三大派的大修行者也是舉杯示意。
白馬寺這裡不能喝酒,但也是以茶代酒,滿飲此杯。
無論這次國宴眾人抱著怎樣的念頭,在這種時候,表面上都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放下酒杯,禮部尚書的臉上有了些許醉態,也不知是真的醉了還是裝出來的。
“白馬寺這些年來行走天下,救死扶傷,在民間可以說是聲名赫赫,百姓多有愛戴,本官就算是高居廟堂也總是能夠有所耳聞。”
他又將目光放到了白馬寺方向,開口說道。
宴會上的眾人目光微異,心中瞬間起了不少思量,聲名赫赫,百姓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