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也打算進去神教獄嗎?”
書房裡點著一根檀香,嗅起來帶著淡淡的香味,讓人靜氣凝神,清淡的煙霧在屋內纏繞著,與書香融合到了一起。
這種味道很多人都喜歡,書房當中也該有這樣的味道在。
俞子期看著年殊,微笑問道。
老實說,對於這位佛子會與關海摻和到一起,即便是他這個七錄齋的外人都覺得很是意外,因為三大派本就不該與廟堂上的鬥爭有交集,即便是如同洛留和寧北那樣關係要好,儒院也沒有摻和到廟堂上的事情裡。
所以對於年殊如此正大光明且毫不避諱的行為,很多人都很意外,而且更讓人想不通的是,對於年殊的舉動,白馬寺上下卻並沒有阻止,反而是一副任由其隨意行動的樣子,讓人很多都沒辦法理解。
向來一副老好人,濟世悲憫的白馬寺僧人,在面對寧北這位小侯爺的時候,展示出了詭異的沉默態度。
不縱容,也不反對。
就像是任由年殊去胡鬧。
“神教獄中關押著世間諸多惡徒,若有機會前去見識,小僧不想錯過。”年殊面色和煦,平靜說道。
俞子期眼中閃過了一抹興致,這位佛子身上的佛性已經是越來越濃,和以前比較起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人在佛修一道上就是得天獨厚,較之其他人進境要快上數倍不止。
甚至已經濃郁到了能夠影響俞子期的程度,只要站在這位佛子的身旁自身情緒就會不自覺的受到影響變得平和。
這還只是剛剛突破第三境,難怪白馬寺上下對於年殊都是頗為推崇,如此深厚的佛性,佛緣必定也極其出眾,以後說不定可以帶領佛道有所突破,更上一層樓。
“我聽聞佛家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檀香在空中升起,盤旋片刻後消失不見,俞子期看著年殊,輕聲問道:“惡人自食惡果,惡人自有惡報,若只是放下屠刀便可成佛,從而先前一切罪行得到原諒,這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些受害的人是不是有些太不公平?”
年殊雙手合十,淡淡道:“佛家諸多語言都有表裡兩層含義,俞師兄所言只是表義,想要解釋這句話首先要明白一件事,何為佛?”
書房中的香氣開始有了變化,不再濃郁,而是轉換成了一種淡淡的清香。
年殊的腦後有著佛環出現,腳下地面如同水面一樣泛起圈圈點點的漣漪波動,一朵朵蓮花在其中緩緩盛開。
“所謂佛,並非是地位或是能力的象徵,在佛家來說,人人皆可成佛,也就是說真正的佛就是自己,修佛也就是修心,在修佛的過程中磨鍊心性,從而明悟自身,捨棄心口意三業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著。”
“在修行過程中將自身的貪慾,私心,障礙等全部認清,也就是所謂成佛。”
蓮花盛開金色的花瓣,書房之內陣陣飄香,就連院外都是大片生長,冥冥佛音憑空生出,年殊面色平靜祥和,腦後佛環綻放著明亮金色,接著說道:“所謂放下屠刀乃是指滌除妄想,放下執著,是悔過和約束自己的一個過程。”
“認清並且接受曾經所造下之罪孽,接受懲罰和悔過,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裡義,並不是如世人所認知那樣壞人悔過變好就可以不為過去承擔罪孽。”
“而佛,也並非是佛。”
無形的氣息將年殊的僧袍吹動,周遭盛開的蓮花開始消融退去,他望著面前的俞子期,目光平靜且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