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是個好東西,有了名才會被人尊重。
就比如寧北小侯爺的名頭,走到哪裡與人見面對方都是先行禮的那個,再比如年殊,洛留,宋南這種三大派年青一代的領軍之人,一樣是各個勢力的座上賓。
隱士養望,大儒深居簡出,都是如此。
可名聲這東西有好有壞,最常被人掛在嘴上的都是好名聲,比如在下應天府弟子,潁川秦家,七錄齋小聖人等等。
那些惡名的都是閉口不談,甚至生怕別人知道,恨不得隱姓埋名,等到天下人都遺忘了再露面。
如同陸海棠這樣的,這還是頭一個。
靈意寺的大門從裡面開啟,開門的小沙彌看上去還有些慌亂,不明白為什麼這位被神朝通緝了快一年的陸公子為何會出現在小西山,而且還是以如此光明正大的方式出現。
“陸施主。”
小沙彌對著陸海棠行了一禮,看上去有些拘謹。
這小和尚年紀不大,應該只有八九歲的樣子,圓圓的腦袋胖胖的小臉,看上去十分的可愛。
陸海棠覺得有趣,忍不住逗弄兩句:“不要叫我施主,要喊我陸公子,知道嗎?”
小沙彌以為自己先前稱呼錯了,不由得圓臉一紅,有些慚愧,低著頭小聲道:“陸公子。”
“這才對,你叫什麼名字?”
邁步走進了靈意寺,寺院裡不少的僧人都在看著他,顯然他的身份有些敏感,可陸海棠對這些目光卻是視若無睹,抬手拍了拍小和尚的後腦勺,笑著問道。
“小僧法號明性。”
“明字輩?”陸海棠挑了挑眉:“你這小和尚輩分還真低。”
廣陵道和白馬寺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輩分排列,白馬寺目前輩分最低的就是明字輩,這小和尚剛好是個最小輩兒的,不過說來也對,這種年紀明字輩兒才是正常的,如同年殊那樣小小年紀就能夠成為聖人住持弟子的畢竟屈指可數。
輩分這東西自己是沒辦法決定的,跟什麼師父就是什麼輩分。
靈意寺很大,從大門走進去之後是一個供香客停留休息的廣場,走出廣場繼續往前走就是靈意寺的第一座宮殿,山門殿。
山門殿再往裡走則是天王殿,天王殿左右兩側分別是鼓樓和鐘樓,沿途總能見到寺內的僧人,粗略算一算數量大概有著數百人左右。
這樣的人數是一座寺廟的標配,不多也不少。
對於小西山這樣地處白離與桑祈之間的名山來說,靈意寺當中最少也會有兩位大修行者坐鎮。
“你們住持在哪裡等我?”陸海棠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偶爾還衝著那些注視過來的僧人報以一個微笑,渾然不在意這些神情微異的目光。
“在藏經閣。”
小和尚明性有些歡快的回答道,他五歲的時候就被家裡人送到了靈意寺拜師,現在八歲,已經在山上修行了三年,每日誦讀經書,日子過得枯燥乏味。
現在被陸海棠這麼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人笑著調侃幾句,小孩子的天性就有些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