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山。
從名字上看與常老太爺前去祭拜的小東山差不太多,但實際上這兩個地方可是差的極遠。
小西山在白羊郡內,而且還不偏僻,地處白羊郡的中心地帶,桑祈和白離兩座大城之間的千里道路一側的密林之後。
桑祈城也是白羊郡中最大的一座城,郡守大人就在桑祈城裡居住。
從桑祈往西走就是一座大的西山,再往西一點,臨近白離城不遠,大概二百里左右還有一座小山峰,因為在西山的西邊,而且要比西山更小,為了稱呼方便,當地人都喜歡叫它為小西山。
久而久之,這個稱呼就固定了下來。
西山很昌盛,山上有一座道觀,信徒不少,每天都會有百姓絡繹不絕的過去上香,祈願,或是求財運亨通,或是求子嗣興旺。
道觀當中有著兩位廣陵道的大修行者主要負責,門下還有自己的徒子徒孫等,而且就連郡守大人偶爾也會上山一次。
“這西山上的祈願聽說是靈驗得很,上月桑祈城南銅鑼巷賣豬肉的豬頭王生了一場重病,他婆娘沒法子上山去請
願,你猜怎麼著?回去之豬頭王的病竟然就好了,別提多神了。”
小西山腳下,今天是廟會的最後一天,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西山上供奉著道觀,小西山上則是一個寺廟,雖說看上去距離很近,但實際上兩座山峰之間還隔著數百里的距離。
一座道觀和一個寺廟相互之間基本上是碰不到面。
而廟會則是小西山的特色,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白離城的百姓和攤販等基本上都會跑過來擺上七天七夜,雖說距離遙遠,二百多里,但和這七天的收益比起來,二百里地這樣的距離也就變得可以忽略不計了。
人多各種流言就會多,天南地北,大事小情,什麼訊息都能夠聽到一點。
這不,先前有人詢問西山道觀和小西山的佛寺哪個更靈驗,就有人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我說,這訊息真的假的,就算是西山道觀再靈驗也不能這麼快吧?”廟會上,一群人圍著一個烤全羊的篝火攤子,一邊吃著一邊聚精會神的聽著這些訊息。
人們總是喜歡聽這些莫名其妙虛無縹緲的東西,以此來滿足自己對於未知美好世界的好奇。
問這話的是一個穿著長衫的青年,無論是穿著打扮都是一絲不苟,讓人一眼看上去就極為的舒服,只是那張臉上帶著一個豬頭面具,是廟會上售賣的東西,回頭一眼望去來來回回不知多少人的臉上都帶著這樣的面具。
所以也就沒人大驚小怪。
只是這個問問題的青年有些獨特,身上像是帶著某種神奇的魔力一樣總是會吸引周遭人的目光忍不住的投過去,哪怕他們根本看不清面具下的那張臉,但就是覺得這個青年一定是個極為英俊的男人。
最開始提起豬頭王的是篝火攤子的攤主,此刻翻轉著烤全羊,滿臉大汗的模樣,但是聽到青年的疑問,他還是滿臉篤定的說道:“當然是真的,就是這麼靈驗,否則郡守大人也不會隔三差五就上山一趟不是?”
“那老闆你知不知道那個豬頭王患的是什麼病,旦夕之間康復,竟是如此神奇。”
老闆用掛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想了想後說道:“好像是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