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縣,武陵郡裡不起眼的一個小縣城,地處最南,僅次於最邊緣的譙山縣,因為其第一任縣令與貫穿整個武陵郡的淮河河神私交甚好,所以淮海縣一名由此得來。
足以貫穿整個武陵郡的江河之巨大程度可想而知,甚至就連洞庭澤與其比較起來,在覆蓋程度上也是差了不少,不過洞庭的水深不見底,兩片區域倒也沒辦法具體比較。
能夠成為類似於洞庭和淮河這樣級別的河神,所需要的修為境界最起碼也要是大修行者才行,唯有承聖境界才能夠護得住這一方水域。
當初淮河河神之位懸而難定,就是淮海縣第一任縣令出面,才請動如今這位河神接下旨意,從淮海縣建立至今,粗略一算也有著數千年的歲月了。
滄海桑田之間,那位縣令如今早已經轉入輪迴,唯獨還剩下這位河神還秉持著當初的承諾,至今守護著武陵一郡。
而且有著當初的情誼在,淮海縣雖然位置一般,城也不算大,但卻是武陵郡中最風調雨順的地方,不知道收穫了多少外城之人羨慕嫉妒的眼光。
可就在最近,這些眼光中多了一些幸災樂禍。
因為民安康樂的淮海縣出了一些問題,這半年內一直在不停地死人,不多不少,每隔三天就會死掉一個,偶爾還伴有孩童的失蹤,之所以說是失蹤就是因為沒有見到屍體,但城內的每個人都知道,失蹤的孩童,再也不會回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引起恐慌,畢竟在這樣的世界裡,生死有時候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家族爭鬥,江湖仇怨,神朝對於這些事情都有個度去把握,並不會過度關注。
可時間長了,淮海縣的人發現這並非是什麼爭鬥,殺的人也都是毫無規律可循,就像是完全隨機,每個人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人。
就這樣開始變得人心惶惶起來。
淮海縣縣令肯定不能坐視這樣的狀況發生,和江湖恩怨不同,這樣肆無忌憚的殺人是對於神朝律法的嚴重挑釁。
可半年過去,不說一無所獲,可卻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尋找到幕後真兇,而就在這緊要關頭,縣令卻忽然高燒昏迷了過去,即便是偶有甦醒也是神志不清,這件事就這麼擱置了下來。
截至如今,淮海縣內已經死了差不多七十個人,失蹤的孩童加起來也有二十餘位。
若非是縣尉和縣丞在縣令昏迷的這段時間裡在主持大局,只怕這淮海縣裡會更亂。
當寧北等人乘坐飛雲趕到這裡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近二十日。
飛雲並不能入城,留在外面又不安全,因此在沒有回到馴養之地之前,基本上都會飄蕩在天上,需要的時候再使用獸牌聯絡。
“淮海城。”
一行人站在城門之前,看著戒備森嚴的城門口微微皺眉,城門前站著兩排甲士,環顧左右還能看見一隊隊軍士在圍繞著城池四周巡邏。
城牆之上同樣如此,這等巡視不下於戰時的排程。
類似於青坪鎮那樣的小鎮都有將近兩萬人的人口,淮海縣雖然也是小城,但相比較青坪鎮來說也是大上幾十倍,城內人口加起來差不多有著百餘萬。
和這樣的數量比較起來,死去的七十人就像是滄海一粟,毫不起眼。
之所以會引起重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縣尉張大全。
在應天府給他們關於淮海縣的情報上顯示,除了外來人員之外,淮海縣內在籍人口每意外死亡一個人,縣尉張大全都會親自過問並且銷戶或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