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當助興,這話說得很好聽,不給寧北半點拒絕的餘地。
更何況當著天下人的面前,以雙方的對立立場來說,關海如此開口就等於是發出了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寧北是沒辦法避開的。
所謂三軍演武,乃是當初兵聖仿造天衍圖而出用來練兵和磨礪軍中將領所用。
進入其中,兩方人馬會各自領導一個國家,雙方攻伐,直到一方被覆滅為止,在這裡面最能夠考驗的就是知人善用,調兵遣將,還有民用後勤等等。
可以說,就和真正執掌一個小國家沒什麼分別。
一旦經歷過其中磨礪的,走出去都能夠成為不錯的將領。
真正會打仗並且能打好仗的人絕不單單只是強於用兵,為將者需通天文,識地理,知奇門,曉陰陽,看陣圖,明兵勢,掌民生,會內政。
唯有如此,才能夠在任何絕境之下,都有著反敗為勝的機會。
“三軍演武,想不到你對領兵打仗,也有幾分心得。”寧北看著關海說道。
關海笑了笑,天衍圖依舊託在掌心之上:“不敢說心得,只是看過幾部兵書,略懂一二罷了,怎麼,小侯爺沒興趣?”
寧北道:“權當助興而已,試試也無妨。”
關海嘴角掀起一抹嘲弄,又迅速的隱沒下去,旋即說道:“兩個人太沒意思,三軍演武可是以一國之力為舞臺,不如我們各自再挑選三人作為搭檔,如何?”
他不怕寧北勝過他,他只怕寧北不答應。
因為寧北不可能勝得過他,這三軍演武的天衍圖他已經進去嘗試過十幾次,對於兩個國家之間的狀況和兵力分佈都瞭解的極為透徹,可以說天然就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只要寧北同意,那麼對於關海這個詳細瞭解寧北一國中兵力分佈的先知者來說,就等於是天然處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三軍演武按照規矩每一次進入之後場景兵力地勢什麼都會發生改變,可作為掌控著的關海能夠決定變或是不變。
所以只要寧北同
(本章未完,請翻頁)
意參與,就等於是上了他的當。
寧瑤與寧北雙方之間的爭鬥目前來說基本上是難分伯仲,朝堂內外的眼睛都在一刻不離的盯著。
而這次的三軍演武可不單單只是助興那麼簡單,說到底考驗的是雙方的帶兵和內政的能力,如果在這上面將寧北勝了,那朝堂上的風評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換。
一個未來可能會繼承皇位的人,卻敗給了關海,甚至都還沒有與寧瑤比試交手。
這樣的人哪裡會有資格坐上那個位置?
可以說,只要寧北今日失敗,聲望就會徹底的跌落谷底,這可和小輩之間的爭鬥完全不同。
這就是關海的算計。
他料定寧北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裡一定不會怯戰,而結果也很顯然,寧北的確是上鉤了。
每一方額外挑選三個人,也就是說總共是八個人,四人對四人。
四個人就要調動全國之力,哪怕是這個國家並不大,可也是很不容易,十分考驗彼此默契和能力的。
“好。”寧北點了點頭,平靜的面色像是根本看不出這是關海的陰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