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年法拉第研製出了第一輛電動汽車。
但第一輛真正有實用價值的電動汽車是1834年達文波特研製出來的(此車採用的是不可充電的蓄電池)。
在1859年普蘭特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可充電的鉛蓄電池,正因如此在1881年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研製出了電動三輪車
(採用鉛酸蓄電池供電,由0.1hp的直流電動機驅動,整車及駕駛員的重量約106kg,行駛速度為15km/h,續航里程為16km)。
之後得益於蓄電池方面的進步,當時許多速度和行駛距離的記錄
由電動車獨佔,內燃機望塵莫及(例如,Camille Jenatzy在1899年用自行研發的電動車突破了100&n/h,並創造了105.88&n/h的極速)。
因為在19世紀末期到1920之間,當時汽車消費市場上電動車比內燃機驅動車輛有著更多優勢
(無氣味、無震盪、無噪音、不用換擋和價格低廉),
當時電動汽車達到了輝煌,形成了以蒸汽、電動和內燃機三分天下汽車市場。
但隨著石油的開發利用和內燃機技術提高,電動車在1920年之後逐漸地失去了優勢,汽車市場被以內燃機驅動的汽車所取代。
自此電動車的發展從此停滯了大半個世紀。隨著石油資源的滾滾流向市場,人們幾乎忘記還有電動車的存在,除了一些電動汽車愛好者以外沒人研究了。
相對運用在電動車上的技術:電驅動、電池材料、動力電池組、電池管理等等也無法得到發展或運用。
1876年,德國青年工程師鄂圖在前人基礎上製成了第一臺四衝程內燃機,是現代汽油機之始;
1894年魯道夫·狄塞爾解決了點火困難的問題,成功製造了壓縮自然的柴油機,是現代柴油機之祖。
而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由德國人卡爾·本茨於1885年10月研製成功的,由此奠定了汽車設計基調,即便現在的汽車也是如此。
他1886年1月29日向德國專利局申請專利,同年11月2日專利局正式批准釋出。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公認為是世界汽車的誕生日。
雖然第一輛汽車是卡爾·本茨製造的,但是人們卻把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尊稱為“汽車之父”。
因為他們是公認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的發明者,是汽車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其中本茨設計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了一臺兩衝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這臺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特點,
但是該車的效能並不是十分完善,不僅行使速度、裝載能力、爬坡效能不是很好,而且在行使過程中經常出故障。
但是它最大的貢獻不在於其本身所達到的效能而在於汽車觀念的變化,就是自動化的實施以及內燃機的使用。
而戴姆勒設計的是四輪汽車,他將馬車改裝,增加了轉向、傳動的裝置,並安裝了功率為1.1kw的內燃機,裝上四個輪子,其車速達到了14.4km /h 。
而從這個時候開始,就不僅僅是汽車技術發展史,而同時開始了汽車工業發展史。
自1886年為現代汽車起點以來,在汽車工業(不僅包括生產汽車的技術也包括組織汽車生產的管理科學與實踐蓬勃發展的同時,汽車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形或了至今132年的輝煌。
4、新能源汽車的崛起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