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娘子一向會處事,在京城留下了不少的情分,這次重新回京,她就託請了各家的老姐妹。
也不是請託什麼大事,就是請她們幫自己尋些有名氣的管事、通手藝的繡娘,自然能幫的都幫了。
畢竟只是張張嘴的事兒,就能兩頭得謝禮,何樂而不為呢,何況諸娘子這邊給出的工錢可是不低呢,連她們都有點眼熱了。
不說諸娘子這邊怎麼忙,再說回吳東,自打跟著丁小白上了京,就成了大忙人了,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的。
不管是莊子上還是作坊上,不管是買物買料買房置地,還是籌建作坊的各種手續,只要是需要出頭跟外人接洽的事情,統統都要著落在他的身上。
在京郊田莊種水稻的時候,吳東就顯示出了他超級厲害的經辦手段,不只膽大心細,眼光還極其精準,不管是哪裡有疏漏,他幾乎一眼就瞧得出。
到底是打小就跟著爹爹下地種田,也算是莊稼老手了,丁小白這個紙上談兵的,只是把想法講給他聽,他幾乎就能全盤領會,還能不錯半點。
見他如此輕鬆地就打理好了田莊之事,甚至遠超過丁小白的期待值,遂直接放他出面,替自己去置辦房產。
沒想因此更展露了他雷厲風行的手段,房子雖然是兩人之前就看好的地段,但過程上有波折是難免的,總有人貪心不足。
吳東卻處理得恰當好處,按各家的脾性區別對待,軟硬處拿捏很有分寸,波瀾不驚地就把這一片房產弄到了手。
丁小白的本意,就是最好不要驚動太多人,悶頭髮大財才是上上之選,吳東完美地做到了,簡直就是十足的合了丁小白的心意。
丁小白不禁暗自嘆息了一聲,紫鳶居真是太小了,放吳東管著那處小宅院,簡直是屈才了,完全施展不開呀,若她沒來京城,真是瞎了一棵大好的苗子。
雖然接下來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她應酬,但有了諸娘子和吳東這兩個左右手輔佐,想來一切都難不倒她。
那片房產太大,立馬就整個建起作坊,並執行起來,她現在還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不只是缺錢,有輔國公府和秦龍飛在身後,差點缺口也能補得上,最主要是缺人,所以慢慢擴張才是最恰當合理的發展方向。
丁小白讓吳東僱好人,把整片房區用高高的圍牆圈起來後,在內部分成了方方正正的四個區域,抓緊建好了其中四分之一的位置。
這邊房子建得差不多了,諸娘子招的人也全部到位,集中考核過後,合格的工人便被叫過來幫忙了。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廠區的收尾收得那叫一個利索,東家給的工錢高,大傢伙自然幹勁十足,不惜力地想把作坊弄到最好。
其中不乏也有偷奸耍滑的,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清除出去,倒是一舉兩得了,免得一條臭魚腥了一鍋湯。
東家和管事的眼明心亮,工人就更不怕自己的努力被埋沒,作坊建得又快又好,很快就開了工。
那些建房的工人卻是沒讓回去,反正人都僱了,那處廠區也建得不錯,丁小白覺得,不如把剩下的廠區也都建起來,建好了待用比現用現蓋要事半功倍。
當然,丁小白沒忘留了最裡面的四分之一,給自家蓋了個三進的大院套,在後巷留了個闊大的後門。
這一處蓋得自然是最花心思,也是最精緻的,畢竟這裡就是丁小白自己的家了,是她以後在京城的落腳之處。
能這麼快地把作坊建起來並開工,中間沒什麼人出來為難,丁小白的自然清楚,是因為她背後站著輔國公府,身邊還站著秦龍飛,秦龍飛身後還有皇上。
有這幾尊大神在,誰沒事敢無故地撩撥她呀,起碼在大面上是不可能為難她的,不看僧面看佛面麼。
何況丁小白為人處事向來又是個謹慎小心的,儘量不觸碰到別人的利益,萬事開頭難麼,先站穩了腳跟,後面才有機會挺直腰板。
如果有必須接洽的勢力,她也都儘量與人方便,不過是多拿些銀錢出來便能解決的,在她眼裡便不是什麼大事了。
當然,不管是大、小勢力,只要與之有接觸,丁小白必在請示了輔國公夫人後才會採取行動。
輔國公是丁小白最大的靠山,一切的利益都要以輔國公府為主,輔國公府好,她丁小白才能過得好,否則……結果不言而喻。
看到丁小白忙得每天不得閒,秦龍飛自然是自動湊上來幫忙的,丁小白畢竟來京的時間短,有些路子她摸不著門,秦龍飛卻是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