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一向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皇上,在這次對戰蠻國的事情上,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地堅決。
也不知道是不是左相的所作所為刺激到了他,或者說是打擊到了他,讓他終於有了做皇上的威嚴和自覺,知道這個國家歸根結底是需要他來掌控和維護的。
皇上如何做決斷,當然不關丁小白的事,她也管不著,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她養傷的日子裡,高山竟然瞞著所有人,偷偷地去報名參了軍。
他要去保家衛國,更要去殺敵建功,他要為小丫頭掙個誥命回來,誰有也不如自己有,豁出性命掙一身軍功,讓人再不敢輕易對小丫頭下手。
既然報了名,就沒有撤回的理兒了,不管身後站著誰,不然就是逃兵,會被天下人所不齒。
丁小白太清楚這個冷兵器時代,身得戰場的安危,卻也為他感到驕傲,好男兒志在天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所以再擔心再不捨,也只能儘量多地給他準備東西,像是藥丸、藥膏、藥粉這些,是一定要帶上的。
一些能長期儲存的吃食,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路上太辛苦,至於什麼樣的食物耐儲存,這可是難不倒丁小白的,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她研究了。
另外,單衣、棉衣這些,也得帶上幾套,不然上了戰場,破了就怕沒有換的了,只是……不知道軍隊讓不讓帶這麼多東西。
丁小白甚至有些懊惱,如果自己的這個空間像是別人裡寫的那樣,是個鐲子或者項鍊之類的就好了,她就能讓高山戴在身上了。
多想無意,不管東西讓不讓帶,總得先備下,到時候讓帶多少帶多少吧,總好過沒有準備。
丁小白的身子還在將養中,又不想大張旗鼓地麻煩別人,所以除了製藥是親力親為的,剩下的只能辛苦身邊的幾個丫鬟了。
孫弛駿知道了高山從軍的訊息,決定跟高山一起去邊關,以他現如今的身份,起碼副將起步,有車有馬的,好歹能幫高山帶些東西。
何況戰場上情況複雜多變,拿兵士當誘餌,犧牲小部分人,爭取更大的勝利,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有孫弛駿在,總能想辦法護得住高山的,起碼別被人給無緣無故地賣了,那就太憋屈了。
已經去了一個高山,丁小白哪捨得再搭上一個,可聽了孫弛駿擺出的理由,她又動搖了。
在丁小白的心裡,自然是想兩個都沒事,手心手背都是肉,丁小白現在是哪個也捨不得,為了一個再搭一個就更不行了。
反倒是輔國公發話了,邊關起戰事,好男兒自當保家衛國,哪能貪生怕死,當然,保護好自己也是首要的。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丁小白所要準備的東西也成了雙份,甚至更多些,反正孫弛駿有車馬。
丁小白和輔國公府卻都沒想到,塞滿了一車的東西,本著有備無患的想法,卻是救下了一整隊差不多十萬的兵士,這是後話了。
各個州縣的熱血男兒,都踴躍著報名參軍,新兵人數很快就達到了二十萬,再加上原有的軍隊,浩浩蕩蕩的五十萬大軍,這還沒加上邊關原有的兵力呢。
西秦國地大物博,區區一個蠻荒小國,也敢跳出來蹦躂,光靠人數都能壓死他們,一次就把他們打回姥姥家,看他還敢不敢再跟西秦國叫囂。
大軍出征的那天,皇上親自出城相送,並在十里長亭處,斬首了左相林淳海,用他的血給壯士們餞行,祝他們一路高歌,勝利凱旋。
先不說大軍千里奔襲的辛苦,只說在左相被砍頭之後,朝堂上不止打殺了一批左相的追隨和擁護者,更是藉此翻出了一堆的冤假錯案。
其中就有被左相陷害的武將軍一家,當初還是因為皇上發了話,才保住了武將軍全家的性命,判流放北部偏遠的邊關,而沒有被立即處死。
哪知武將軍在獄中時,還是遭受了左相之流的迫害,被以各種名目施以酷刑,出監牢時已是奄奄一息,從而慘死於流放途中。
雖然過程悽慘萬分,不過好歹是翻了案,不再是被追緝的逃犯了,丁小白還是替武馨揚他們姐弟開心的。
只是當她把信兒送回槐樹鎮,收到的回覆卻是不願意再回京城,姐弟幾個甚至連姓氏都不願意改回來,說是姓丁挺好。
想來是那一段流放的經歷,至今還讓他們的心裡飽受痛苦吧?又或者是對朝廷的不信任,讓他們甘願偏安一隅,安穩生活。
丁小白也不強求,不回就不回吧,以後不拿他們當下人,當成姐妹相處著就是了。
而且紫鳶居的事情有丁馨揚幫忙管著,丁小白也放心得很,畢竟是大家大院裡出來的,為人處事不是一般的管事婆子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