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時候做蘋果膠,都是要去皮的,不然沒法兒用,其實蘋果皮裡蘋果膠的含量才高呢,去掉了著實可惜。
丁小白準備了一個銅鍋,把蘋果加了糖,然後和水一起攪拌、熬煮,她記得熬膠是不能用鐵鍋的,現代的時候她用的是不粘鍋。
煮的過程中,要撇去表面的浮沫,大概煮三十分鐘左右吧,蘋果就會變得柔軟且透明,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那就再多熬煮一會兒。
拿一個粗網眼的篩子,把煮好的蘋果放在裡面,用勺子碾壓,把蘋果的果肉濾出來。
壓出來的果肉醬放在一邊,擠壓出的汁液,再用細網眼的篩子過一遍,儘量把果肉都濾出來。
濾出了果肉的黏稠汁液,就是丁小白想要的蘋果膠了,至於那些碾壓出來的果肉醬,留著待用。
丁小白再把手裡僅有的幾樣水果,桔子、荔枝、山楂這些,也都熬成了果醬,只不過這幾樣不用壓取汁液,只要熬成果醬就可以了。
所有的原料準備停當,丁小白就開始製作水果軟糖了,先把蘋果跟適量的白砂糖混合待用。
果醬用小火加熱到大約四十度左右,加上蘋果膠和白糖的混合物,再用勺子輕輕地攪拌到完全融化。
繼續小火加熱,至果醬不斷地冒出小泡泡,這時再加入適量的白糖,和少量的麥芽糖,攪拌均勻。
繼續小火煮十分鐘,這期間需要不停地用勺子攪拌,溫度大概超過了一百度的時候,加入點果酸。
這個當然也是丁小白自己從水果裡提煉出來的,如果在現代,買個現成的檸檬,直接擠汁就行了。
可惜這時候完全沒有現成的材料,丁小白只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切靠自己的雙手來獲得,想想都覺得很偉大有沒有!
再次攪拌均勻,趁熱將做好的果漿用小勺舀入模具中,模具自然也是丁小白提前定製好的,是在給鎮上點心鋪子定製烤箱的時候,一起定製出來的。
其實很簡單,也就是一個鐵板,上面有一個個半圓的小坑,用果漿把這些小坑填滿就行了。
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了,至少要冷卻一個小時以上,才能確保水果軟糖的成型,丁小白利用這段時間,又去抄了會兒書。
她的拼音識字圖書還差著好多呢,這些日子太忙,每天幾乎沒什麼時間抄書,更別提往上標註拼音了。
那可是個精細活,別的不說,平舌捲舌就得注意著別標錯了,如果不是靜心的時候,丁小白是不會抄書的,更不會進行標註,標錯了還不如不標。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把書和筆墨收好,丁小白去廚房裡給軟糖脫模了,再給脫了模的軟糖均勻地裹上一層砂糖。
成品真是相當的美觀,糖果五顏六色的,已經很漂亮了,再被砂糖裹住,彷彿在糖果外面纏繞了一層霧氣,
當然,它的作用不止是美觀,還能防止糖果黏手,也防止糖果們互相粘連,算是多了一層隔離。
“娘,你出來一下。”把軟糖在備好的幾個小瓷罐子裡裝好,用油紙和軟布封好口後,拿著留出來的半罐水果軟糖,丁小白把孃親從屋裡喊了出來。
聽到閨女叫自己,李小禾就知道女兒這是把軟糖做好了,剛才她可是聞到了各種各樣的水果味呢。
一屋子人都饞得快要流口水了,都問她二丫又鼓搗什麼好吃的了,她只能說她也不知道。
這邊李小禾剛出了屋子,迎面就被女兒往嘴裡塞了顆東西,壓著聲音興奮地問,“娘,趕緊嚐嚐,我做的水果軟糖好不好吃?”
被塞進嘴裡的,是一顆桔子味的軟糖,李小禾從來沒吃過桔子,只在自家公公吃的時候,聞過味道。
所以好不太敢確定地問道,“這是……桔子味的?感覺好像是桔子的味道。”
丁小白連忙點頭,心裡有點酸酸的,努力壓下鼻尖的酸澀,“嗯,桔子味,孃親可還喜歡?”
李小禾重重地點了好幾下頭,“嗯,喜歡,原來桔子味這麼清甜呢,可真好吃,果然比你爹的麥芽糖好吃多了。”
一句話就把丁小白的傷感都給打沒了,“娘,爹做麥芽糖也好辛苦的,可不能這麼說,爹聽了肯定會傷心的。”
李小禾就咧著嘴樂,“才不會,閨女把他的手藝比下去了,他只有更高興的,你爹巴不得你們幾個都比他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