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糖越含越軟,最後成了軟軟的一坨,丁小朵告訴他別嚼,不然會粘在牙齒上,很難弄下來。
然後又教他,用舌頭把麥芽糖頂出各種各樣的形狀,秦鈞哪玩兒過這個,兩個孩子玩兒得不亦樂乎。
“各位先生、尊貴的客人們,今天本酒樓宴請諸位,是為了一件大喜事,想來各位都知道了吧?”
“就是靖國侯夫人認了半坡村的丁姑娘做幹孫女兒,丁姑娘以後就是靖國侯府的孫小姐了……”
“這位是咱們槐樹鎮的鎮長大人,這位是半坡村的里正,今天做為雙方的見證人,都出席了本次的宴請。”
孫掌櫃充當了今天的司儀,跟所有人來賓打過了招呼,介紹了宴請的主題,又再特意介紹了鎮長和里正。
這算是把認親擺到了官家層面上,以後想要把丁小白寫進靖國侯府的家譜,也沒人有阻攔的理由,算是過了明路。
這個宴前見面的過程是相當短暫和迅速的,以靖國侯府的地位,能給這些人看一下臉的機會,就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
所以孫掌櫃速戰速決,把重要的客人介紹完,就把靖國侯夫人和丁三鎖一家請到了樓上雅間。
樓下的客人都很遺憾,沒能跟靖國侯夫人和孫公子說上話,送人上樓的時候,各個是目光灼熱,依依不捨。
孫掌櫃卻是上前兩步,把兩撥人有意無意地分隔開,笑話,自家公子和老夫人,是他們這些人能覬覦的麼!
中間倒是出了個小插曲,教丁平安的私塾先生也被請來宴席了,看到自己的學生跟丁家交好,先生與有榮焉,趕緊著把丁平安祖孫倆叫到了自己那一桌。
結果那一桌就無比熱鬧,不時有人過來給丁三爺敬酒敬茶,話裡話外地探聽丁家的訊息。
丁三爺自然揀無關緊要的說了,不該說的半句不漏,儘管這樣,他和大孫子也成了樓下宴席上的焦點。
先生更是把丁平安誇得天上地下的,這當然也是丁平安平日裡肯學,不然先生想誇也沒得誇呢。
席間聽丁平安說,丁家想要送丁大壯來私塾,先生高興得什麼似的,一再地叮囑他,等年後開學了,一定記得把丁家大少爺帶過來。
認親宴自然是以皆大歡喜收場,有靖國侯夫人親自坐鎮,靖國侯三公子壓場,哪一個敢冒尖搗亂,那可真是不想活了。
宴後,不等樓下撤席,靖國侯夫人和丁小白一行人就先行撤離了,走的自然不是上來時的那道樓梯。
原來樓上的雅間早有設計,樓後側另有一條樓梯通道,以方便有特殊情況發生時,從這裡出入而不被人察覺。
丁小白下樓的時候有些興奮,她之前給孫弛駿提過建議,酒樓是可以對女子開放的。
如果孫弛駿的每個酒樓都有這麼個現成的樓梯,那不是事半功倍麼,只把雅意隔離出來就好,倒是不用重新修建樓梯了。
“想什麼呢,趕緊上馬車,一會兒要是讓鎮子上的那些人知道咱們先走,怕是要堵過來了。”
宴前沒撈著機會跟靖國府套近乎,宴中又不敢上來打擾,這宴後就是最好的機會,肯定有人不想錯過的,這也是他們提前從後樓梯離開的原因。
不過丁小白一邊上馬車一邊心裡暗笑,特權階級果然有特權,這主人家也就是靖國侯府了。
若是換成普通人,做為主家,在客人還沒散之前,卻自己先落跑的話,恐怕要被人給罵死了,哪有這麼不尊重客人的,甚至有可能老死不相往來。
馬車直接把人都拉到了孫府,既然來到了鎮子上,總得讓丁小白的爹孃到府上坐坐,從今天開始,就是名正言順的親戚了。
丁三鎖和李小禾夫婦倆,對於自己能來靖國侯府在鎮上的老宅做客,自然是開心的,可拘謹和忐忑還是佔了更多。
兩人活到二十幾歲,哪見過比里正更大的官?就是槐樹鎮的鎮長,他們今天也是第一次見呢,何況是靖國侯夫人。
不管是坐是站,兩人都有些誠惶誠恐,哪怕有丁小白從中安撫,他們也還是一直放鬆不下來。
弄得靖國侯夫人也不好再多留了,不然這滿招待就變成了尷尬,本來是認親,弄巧成拙反而不好了,所以早早地就送了客。
對於爹孃的表現,丁小白也是無可奈何,兩人的待人接物雖說比從前強了很多,但禁錮在半坡村那麼多年,見識和經歷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