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秦睿的奏章,張輔和朱勇對視了一下,彷彿讀懂了對方的意思。
“陛下,如果秦睿奏報屬實,臣建議立刻下令宣府鎮總官兵鄭亨,調集宣府周邊兵力,出兵合圍。”張輔將奏摺轉手交還給內侍。
“臣也是這個意見!”朱勇附和道。
“你們還沒看出他想幹嗎?他是想把抓阿魯臺這個功勞讓給朕!否則他用得著讓這一萬五千韃靼攻打興和堡嗎?”朱棣又好氣又好笑。
張輔和朱勇一聽朱棣這話,旋即明白了秦睿的目的,這是赤果果地拍皇帝馬屁。
皇帝準備親征阿魯臺,如果阿魯臺在皇帝出征前被秦睿抓住了,那麼皇帝的面子往哪裡放?皇帝去親征個寂寞?
現在秦睿讓韃靼士兵進攻興和所,就是要給所有人造成一種錯覺,阿魯臺還掌握著韃靼軍隊,給朱棣爭取時間,等朱棣大軍一到興和堡,阿魯臺會直接帶大部隊降了,到時候一番歌頌皇帝的奏章是少不了的。
馬屁拍到了這個程度,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現在張輔和朱勇還真不能說話,總不能跟皇帝說,“陛下,趕緊起駕親征,去搶功勞,割韭菜!”
要是這樣說,張輔和朱勇走出皇宮,就會收到奪爵圈禁的聖旨。
這話皇帝又不能自己說出口,否則皇帝就成了不要臉的人。
張輔和朱勇兩人心中不禁哀嘆,要是剛才在來的路上耽擱一會兒,就不會這麼寸,趕上皇帝接到奏報。
秦睿給張輔和朱勇出了個大難題。
“陛下,秦睿的特戰隊雖說控制了韃靼軍隊,畢竟是以寡御眾,恐怕稍有疏忽就會被韃靼人識破,到時候雞飛蛋打。秦睿此時發出求救,應該也是力有不逮,危在旦夕。臣覺得陛下應該輕車簡從,直奔宣府,調集周邊軍隊,前去營救興和堡駐軍和特戰隊,以解前方之危。陛下親自前往,必能前線振奮士氣,到時候敵寇必然望風歸降!”張輔人老成精,只能瞎胡扯給朱棣找臺階下了。
朱勇一聽,立即附和道,“臣附議,到時候陛下天威所至,韃靼諸部誰敢不服?臣願為王前驅,稟陛下橫掃漠北之志,為大明建功立業!”
朱棣聽了之後,知道兩人是給自己找臺階,微微點了點頭,“既如此,興和堡危在旦夕,前方將士險象環生、危如累卵,朕當提前親征,以救將士於千鈞一髮!”
“陛下聖明!”朱勇和張輔躬身施禮。
“聖諭:朕欲北征,本當親告天地、社稷、宗廟,然賊寇突犯興和堡,前方將士亡在旦夕,前方戰事焦灼,朕決議提前啟程。命皇太子朱高熾,代朕祭告天地、社稷、宗廟!”
“聖諭:命皇太子朱高熾,六部公卿輔之!軍*國之務重,當明恕勤慎以處之,明則能照物,恕則能體物,勤則無怠事,慎則無敗事,脩是以率下,庶幾其可?”
“聖諭:命皇太孫朱瞻基伴駕親征,即可啟程!”
“聖諭:兵部……”
“聖諭:禮部……”
一道道旨意下了下去,皇太子朱高熾懵了,皇太孫朱瞻基懵了,六部官員也懵了,勳貴懵了,將士也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