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睿根本沒關心這些,因為今天是正月十一日。
年紀輕的人,可能不知道這一天是什麼日子;稍微上點年紀的人都懂,正月十一是莊稼生日,也就是五穀雜糧的生日。
在這一天,百姓中午要蒸上一頓米飯,吃飯前盛出滿滿兩碗米飯,然後對在一起扣成一碗,上面要放上肉、魚、菜,並插上5雙筷子,放在天井裡,以供奉五穀;有人還會到曬糧食的地方擺上貢品,燒香祭祀,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秦睿對這個日子也只是隱隱約約有印象,但他今年要試種新糧,所以要造勢。
去年利用立生祠造了一波勢,算算時間也涼了下來,趁著這個由頭,再造一波聲勢,大事可成。更何況北平城又來了幾十萬人,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土豆、玉米和紅薯呢!
鄭公祠內的香案上,除了常規的雞鴨魚肉、果蔬等祭品外,最前面擺了三個大盤子,盤子裡裝的是紅薯、土豆和玉米棒。
鄭公祠前,搭起了一個臺子,臺子前面支起了三十口大鍋,下面燒著旺火,裡面煮著東西,聞起來很香。
濃濃的香味吸引了很多百姓,聚攏到鄭公祠前。與此同時,三大幫會的閒人在四九城裡,敲鑼打鼓嚷著鄭公祠有神蹟出現,吸引百姓去看熱鬧。
隨著百姓越來也多,黑老四跳到臺上,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扯開嗓門大喊道,“各位老少爺們,各位鄉親父老,去年,三寶太監鄭和鄭公,帶領船隊,東進亞美利加,行程五萬餘里,乘風破浪,歷經艱辛,帶回了三種新糧,最高的畝產可達十石以上,因此我們捐資立了這個鄭公祠。”
下面人聽說可以畝產十石後,開始議論了起來,大明此時的畝產水平,都不到兩石。十石簡直是天方夜譚。
“說了,可能大家都不信,我也不信!因為我們都沒看到,眼見為實啊!”黑老四站在臺上,繼續說道。
臺下的人聽了之後,開始笑了起來。
“但是,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我們還是可以驗證一下。今天呢,我們從一些渠道高價買來了一些新糧,現場做給大家嚐嚐,如果大家覺得好呢,就到鄭公祠內,給三寶太監鄭和鄭公和下東洋計程車兵、水手磕個頭或者上柱香,畢竟他老們又給我們大夥,找來了好幾種新糧,可以讓我們吃得更好,吃得更多!”黑老四繼續在臺上發揮,秦睿寫得稿。
所謂高價購買就是扯淡,因為有一些土豆、紅薯開始腐爛或者凍壞了,還有一些個頭小的,根本不能做種子,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秦睿就特意拿出來做了這場秀。
當然了,立意一定要高遠,這樣才能忽悠百姓,哦不,是說服百姓。
“如果真的好吃,磕個頭是應該的啊!”下面傳出一個聲音,緊接著無數人開始附和。
於是一群人按照要求,排成了一列列的隊伍。
三十口鍋,十口是紅薯小米粥,八口紅薯高粱粥,十口鍋是土豆疙瘩湯,還有兩口鍋是玉米麵粥。
秦睿之所以做這個搭配是有用意的,小米和高粱是大明百姓的主食,混搭紅薯可以提升粥的甜度,讓這兩種主食更加可口;土豆可菜、可飯,所以怎麼做都行,做成疙瘩湯無非就是讓更多的嚐嚐而已;至於玉米,秦睿可不想貢獻的太多,做種子還不一定夠呢。
每人只能品嚐一種,量也很小,喝茶的蓋碗,每人一蓋碗,沒辦法僧多肉少,要讓更多的人稱為傳播的載體。
“這個紅薯又軟又甜,入口即化,應該適合老人……”
“加了紅薯後,我怎麼感覺高粱米比以前香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