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兄弟,這一人有錯,眾人受罰,是不是有點過了!”朱瞻基剛才下馬之後,一直站在旁邊看著,等學生都離開了場院,才開口說道。
“朱公子,凡事都是有利有弊,一人有錯,眾人受罰,對於大多數來說,看上去極其不公平,但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秦睿先是朝朱瞻基打了個招呼,然後帶著他向家裡走去,邊走邊說道,“第一個好處就是做錯的人,會產生愧疚感,會積極改正自己的行為,向大多數人看齊,那麼整個集體就會勁往一起使,朝著一個方向奮鬥;其次,就是給那些沒有做錯的人提個醒,他們沒有制止、甚至放縱一些錯誤行為,會導致自己跟著倒黴;還有一點,為的就是提高集體意識,讓大家知道身為集體的一份子,一言一行都代表了集體,可以培養學生們的集團榮譽感。”
“有這個必要嗎?”朱瞻基還是不明白秦睿想表達的意思。
“朱公子,這些學生算是我的徒弟,今天他們闖禍了,鄉親們首先想到的是我這個師父不合格,如果這裡是私塾,鄉親們就會罵私塾,會連累那些沒有犯錯的人。看上去只有一個人犯錯,其實在別人的眼裡,就是整個私塾的錯誤。”秦睿用比較通俗的方式,給朱瞻基解釋了一下。
一群人取了地雷、鐵珠、火藥和木板之後,離開了大樹樓桑村,在秦睿的帶領下,來到了樹林中。
秦睿將剩下的33斤火藥一一擺開,以胡良為首的侍衛們,開始測試黑火藥的效果。
首先將木板分別裝在60步、80步、100步、120步的位置,大明現在鳥銃的標準射程就是60步,大約45米左右,有效射程是40步。
火藥用量一次三錢,為了留一部分做地雷,所以秦睿每樣只拿出三兩來,作為射擊測試用量,已經可以了,一種火藥可以試射十次,基本能看出來效果了。
工部的人在木板處觀察,胡良帶著侍衛噼裡啪啦的開始了試射,半個時辰之後,效果出來了,有三種火藥可以達到120步,這讓工部製造火藥的工匠非常詫異。
接下去是地雷了,秦睿的地雷是方形的,不是圓形的,因為木匠製造圓形器具很難,還得保證氣密性,所以秦睿才選擇方形。老規矩,秦睿躲在樹後看,然後侍衛們跑去點引信。
地雷在中國早就有了,宋金戰爭中霹雷火球、霹雷炮、震天雷都是早期模型。最早的地雷記錄,出現在《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建文二年白溝河之戰時曾“藏火器地中,人馬遇之,輒爛”。早期的地雷構造比較簡單,多為石殼,內裝火藥,插入引信,當敵人接近時,引爆地雷。
作為朱瞻基的貼身護衛,都是經過大戰、死裡逃生的人,地雷爆炸的場面都見識過,認為是小菜一碟,但是他們對秦睿的陰險認識不足啊,他們用的是石頭,秦睿用的是鐵珠。
胡良自告奮勇的第一個報名去點引信時,秦睿就一再提醒他,點完之後要趕緊跑,躲到大樹背後。可是胡良表面答應的很好,點完引信之後,還優哉遊哉的到處顯擺。
秦睿大聲提醒胡良趕快跑,或者就地臥倒,胡良還是不以為意,跑到一棵最近的樹後面躲了起來。
只聽轟隆一聲巨響,鐵珠隨著煙塵四散飛起,密集的鐵珠從胡良眼前飛過,還有好幾枚擊穿了胡良躲藏的樹幹,擦著胡良的肉飛走,此時的胡良感覺到褲子有點溼。
“秦睿,我*你大爺!這麼危險的東西,你不提前說!”胡良心裡罵道。
朱瞻基站在秦睿旁邊的一棵樹後,在安全距離之外,看著眼前的一切,也愣了,地雷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工部的工匠在第一時間開始檢視爆炸產生的效果。
“要是旁邊有群羊或者豬就好了,這樣能看看真實的效果。”一名工匠說道。
“光看鐵珠的距離,如果在戰場之上,估計能倒下一片。”另外一名工匠回答。
“老胡,你臉怎麼出血了!”一個侍衛看著腿在顫抖的胡良問道。
胡良還沒有從驚恐中緩過勁來,覺得今天是自己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居然,居然他喵的尿褲子了,戰場上對陣殺敵沒慫過,保護朱瞻基對付刺客沒退過,今天居然嚇尿了,人生恥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