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煌解釋了下。
鬱珊笑著說,“那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比起你差遠了,他的成功靠的不過是靠政府的庇護,不能把功勞算到個人頭上。”
徐文聞言,差點沒忍住。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如果宋不落馬,想給人家提鞋都不配。
即使落馬了,也是秦城監獄。
關煌饒有興致,“是嗎?”
鬱珊:“這情況就像是踢足球,在所有的球員中,他的父親是教練,他的哥哥是裁判,你說,能力的價值有多大?”
關煌一聽就明白了。
應該是市場派的擁護者。
鬱珊可不是胸大無腦,知名大學碩士,眼界還是比較開闊的。
看的關煌感興趣的樣子,繼續說道:
“他們這種人,身份非常模糊,可以說是“三位一體”。”
“哦?”
“以宋來說,首先是國企的管理人,職責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時,他又是一位中組部直管的幹部,在行政上則享受副部級待遇,商人、黨員、官員,三位一體。”
關煌本來以為鬱珊也只是網上看了一些資料,隨大流的否認所有國企幹部的作用,沒想到研究的挺深的。
“說實話,其實宋這些人挺可憐的。”
“怎麼說,”
“他們稱得上三無人士。”
關煌:“哪三無?”
鬱珊:“第一就是無存在感,無論企業管理得多優秀,都得不到民眾和社會的認可與尊重,一旦落馬,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關煌插了一句,“確實如此。”
說起來,華潤是極少數不靠壟斷存活的“中央企業”,但是仍舊得不到認同。
與其他國資委下屬的一些企業不同,華潤並沒有靠政策壁壘形成壟斷經營的優勢,相反,它所實施的很多併購行動,比如控股萬科、收購三九以及進入水泥和地產領域等,基本都屬完全市場競爭行為。
鬱珊繼續說道:“第二就是沒有兌現感,無論經營業績有多出色,都與自己的收入不匹配,與同資本等級的民營企業家相比更是判若雲泥。”
關煌點頭,“可能是因為國企本身就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支援,所以個人能力被輕視。”
鬱珊:“有這方面的原因。”
“第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