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魏叔的身影消失在小院門口,曹錚站在廊下,沒有立刻轉身去做自己的事。
因為剛才有幾個瞬間,魏叔的眼神讓他想起了一個人。
是誰呢?
曹錚認真思索著。
這時,一張好看的、總是朝他笑的臉忽然從腦海中跳出來。
是曹二公子曹丕。
老魏不經意間流露出的那種凌厲眼神,和曹丕那天在酒肆門口瞪店小二的眼神簡直一模一樣。
不過除此之外,他們兩個人就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了。
曹丕是個俊秀的小夥子。
而魏叔……嗯,只能說他長得很有氣場。
他們會有親屬關係嗎?
從面相學的角度來說,曹錚覺得這個機率不大。
暖風輕柔地吹過,曹錚擦了擦手,走到灶臺後切鹹肉。
既然魏叔不留下來吃飯,鹹肉就只切一半好了。
開火、煮水、再加一點料酒把肉焯一下。
再把肉撈出來,熱鍋燒油,熬糖色放蔥白、薑末、八角大火快炒。
很快,肉香和著嫋嫋的白煙從鐵鍋裡冒出來。
煙氣瀰漫中,曹錚的思緒也漸漸飄遠。
曹營對暈船藥有大量缺口,這或許是他晉身的一個機會。
歷史上,暈船藥被張仲景發明於建安十五年(210年),記載在他創作的《傷寒雜病論》中。
也就是兩年以後。
現在市場上是沒有暈船藥的。
很多有經驗的江湖遊醫在實踐經驗中發現柴胡似乎有治療暈眩的效果。
所以醫生們猜測柴胡湯可能就是攻克暈船的藥方,但是這些年從來沒有人成功熬製出柴胡湯。
因為柴胡性寒,需要加其他的藥材來中和它的寒性。
但是加什麼藥材、添多少劑量、怎麼熬製才能保證藥效,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東西很多。
華佗在世的時候,也只推測出柴胡湯需要的主料應該在柴胡、杏仁、茯苓、甘草這四種藥材之中。
具體怎麼熬製,各種藥材的比例是多少,華佗終其一生都沒有研究出來。
如果他能熬製出柴胡湯,那麼他就可以用柴胡湯緩解曹操的頭痛,不至於冒著被誤解的風險給對方做開顱手術。
曹錚低著頭炒菜,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被熱氣蒸騰出的汗珠。
華醫生去世得太早,或者說,他的能力來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