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央視節目直播已經開啟,剛開頭並沒有什麼好看的,就是一群人在費力地登山。
這次的目標是一座孤峰,四周都是懸崖峭壁,高達百米,一些重型裝置都不好運送上去。
最先上去的一批人已經在開始砍伐多餘的樹木枝幹,清理出幾條道路來,一時間樹葉飛揚,頗為無趣。
可就是這麼平淡的畫面卻吸引了千萬級別的觀眾進行觀看,美其名曰“雲監工”。
上一次銅雀臺的部分挖掘就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疑惑和未知。
當然問得最多的還是,大魏皇朝一個如此鼎盛的皇朝最後為什麼會滅亡?
曹叡真的是大魏的末代君主嗎?
甚至於引起了不少國外的考古專家的興趣,紛紛申請想要加入華夏考古隊之中。
不過華夏考古隊拒絕了他們,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寧願在國際社會上挨些罵,也絕對不可能讓他們接觸到華夏的國寶。
待到大量考古隊員們經過數小時不斷地奮鬥,大量的樹木枝幹被砍伐,祁山堡逐漸開始露出它神秘的一面。
最先展露在他們身前的便是一階一階的石梯,一眼望去大概有一百多階。
經過專業裝置的大致測量,這座祭壇高三十二米,長寬都是六十四米,是為一個梯形建築。
雖說有著銅雀臺在前,但是他們依然被眼前的建築所震撼。
並不是這座建築有多麼地宏偉,而是古人是如何將石塊從山底運到這座四面懸崖的孤峰之上的。
總之不能是就地開採的吧,這孤峰上看著也不像是有那麼多石材的樣子。
他們有著現代高科技的幫助,攀登上這裡都花費了不少的力氣,實在難以想象古人是怎麼將這些厚重的石塊運上來的。
“清理乾淨。”林老還算是冷靜,沉聲指揮著那些考古隊員們開始工作,清理祭壇上堆積的自然垃圾。
隨著清理工作的推進,他們便在這座祭壇的一角發現了一塊斷裂的石碑,可惜上面的字跡不知是被人還是風雨所抹去,已然是看不清了。
與上一次的銅雀臺一樣,祁山堡這裡並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儲存得還算完整。
於更正登頂祭壇的時候又是過去了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他們第一眼就被刻在祭壇頂部平臺上的壁畫所吸引。
在最中間是一顆火紅的圓球,以它為中心不均勻地散出九個線條圓圈,在每個線條上都有一個大小不一的圓圈。
整個華夏似乎都在這一瞬間安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這差不多三個籃球場的地方,這上面竟然雕刻著整個……太陽系!
從最外面被剔除太陽系的冥王星、再到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藍星、金星、水星八大行星,以及那一顆處於中間的太陽。
這個地方雖然不是很大,但是給他們帶來的震撼感比之銅雀臺一點都不少。
原來,我們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知道了日心說,領先了西方足足一千多年。
甚至於是直到現代科技發展起來才發現的冥王星,老祖宗們在五千年前就知道了,這簡直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