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來都只是解決國與國之間利益糾紛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解決國內階層利益糾紛的手段,可以轉移矛盾,諸葛亮數次發起北伐,其背後也是不得不轉移蜀漢集團的矛盾。
劉備發家的那些部下,大部分都是來自荊州集團,但是他們入主益州,自然是會引起本地大族的不滿,所以發兵北伐,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轉移矛盾的手段。
而像是孫權那個傢伙,一開始只是利用淮泗集團,對於江東士族進行打壓。
但這樣子下去終究是不行的,隨著淮泗集團人才的凋零,而江東大族在本地的盤根錯節,使得孫權不得不開始利用起這些江東世家。
可是孫權此人多疑,對於江東世家在東吳官場的龐大隱隱感到恐懼,所以便開始了他拿手的制衡手段。
陷入內鬥的東吳,實力自然是不如此前出眾,再想要進而爭奪天下,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孫權在接收到諸葛瑾的信封之後,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那偌大的蜀國,就這樣子滅亡了。
那麼曹魏接下來的一個目標,顯而易見的就是他們東吳。
在見識過了曹魏的軍威之後,生前的內心有些彷徨,難道真的要投降於他們嗎?
如今呂蒙親率東吳大軍,正在廬江縣城,與駐紮在北方的張遼部隊對峙。
陸遜統領的五萬部隊北上攻打司馬懿,如今也該撤回來了,蜀漢都已經滅亡,這種時候發力已經是沒有用途了。
而永安那邊雖然有著諸葛瑾的部隊,再加上李嚴投降的一萬甲士,也不過就是五萬人的樣子。
孫權生怕曹魏繼續發力攻打永安,若是永安失守,在他的背後便只有西陵一地防守。
不得行,必須派人前去荊州駐防,絕對不能讓曹魏打進來。
江東建業太初宮內,孫權正在和他的臣子們商議,如何應對曹魏的攻勢。
曹魏設立揚州都督與荊州都督,完全封堵東吳北上的路線,如今又攻滅蜀漢,完全可以沿著長江一線,順流而下征討東吳。
如今的曹魏已經完成了對東吳的包圍,等到魏軍休整完畢,一定會來進攻東吳。
而魏軍在休整的這段時間,就是他們最好的時機,若是不能趁著這段時間進行反擊,只怕到時候的東吳也只能是落得個滅亡的下場。
“陛下,當務之急該整頓軍備,擴大徵兵範圍,那些三月就是最好的物件。魏國來勢洶洶,我朝值此危難之機,必得以傾國之力來抵禦!”張昭義憤填膺地說道。
孫權微微點頭,算是認可了張昭的說法,如今孫權在江東的威勢已經不是剛登基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大舉南下,赤壁之戰前,大部分的江東文武都是選擇投降。
但是如今卻是不一樣了,他們咋敢說投降這種話,那就要掂量掂量一下是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孫權的刀硬。
張釗繼續說道:“張遼鎮揚州,司馬懿鎮荊州,曹真鎮益州,曹魏三路大軍壓境,我朝腹地岌岌可危,必須趁著魏軍休整的時機,採取措施,懇請陛下,同意。”
張昭年事已高,身上的毛髮全都發白,可精神頭依舊很好,頗有名臣風采。
在這大殿之上,聲音洪亮,一掃因為魏軍強勢的陰霾。
說起來,孫權對於這張昭又喜又厭,討厭的是張昭本人書生氣太重,太過於迂腐,剛硬,當朝直指孫權的錯誤,絲毫不給孫權留下一點面子,一點都不懂得什麼叫做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