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諸葛亮繼承人的看法。
之前諸葛亮那麼捧著蔣琬,這回頭把費禕放在自己的旁邊。
是蔣琬得罪丞相了?還是費禕成為了他的新寵?
這很尷尬。
之後便是瘋狂輸出,給他一次次的機會。
用史書上的話就是,頻繁至吳!
作為和蜀漢的同盟之一,出使東吳可以說一直都是在蜀漢很重要的事情。
畢竟這件事情很容易幹出彩,而且出彩之後那就代表著前途一片光明。
當然,這件事情也很容易玩砸,玩砸之後的後果也很嚴重。
不過劉備當年就是靠這玩意起家的,蜀漢但是使者也一直是吳魏兩地眼饞不已的。
他們很少玩砸,但是東吳玩砸就很正常了。
比如當初出使蜀漢的張溫,去了一趟把自家盟主的位置都差點丟了,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在蜀漢,這出使江東對於有才之人來說,那簡直就是送上門的功勞。
可這種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在費禕這裡似乎成為了日常簽到。
同時在這上面他立下了多少的功勞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在這些事情之後,他仍然沒有對費禕客氣,直接將他呆在了自己的身邊。
如果說蔣琬讓諸葛亮留在了後方好好鍛鍊,那麼費禕就是讓他帶在了身邊好好教導。
基本上可以說是照抄了當年馬謖的待遇不說,還直接給了各種官職。
還讓他擔任自己身邊的中護軍和司馬,和他一同討論北伐的事情,讓他開闊眼界增長本事。
所以在諸葛亮彌留之際的時候,劉禪派人去詢問後事恐怕也是有些蒙圈。
“乾爹你之前不是說要把位置給蔣琬麼,怎麼現在對費禕還這麼好了。
你這麼做蔣琬知道麼?
我該怎麼辦?
乾爹你別走啊....”
他的心理活動,或許就是這麼一個樣子吧。
而相比較蔣琬費禕,那姜維又和他們完全不同。
如果說蔣琬費禕的消極北伐是因為時局不同了,那麼姜維的瘋狂硬北伐最後失敗,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是因為他姜維的能力不行,而是因為當時已經完全失去了北伐的所有條件。
姜維只是在帶著蜀漢苟延殘喘罷了,或者說,他不想看著蜀漢苟延殘喘。
他想為蜀漢做點什麼,他想為自己的老師做點什麼。
對於姜維,諸葛亮堪稱是簡單粗暴,比費禕還要粗暴。
首先姜維的身份和蔣琬費禕就不同,他倆都是直接投的劉備。
但是姜維出身就是降將。
這一點很尷尬,因為出身降將的一般地位高才會得到一個高封。
或者乾脆就等等看,看看日後的成績和能力如何,再給他一個官職讓他試試。
地位不高的....你看看王平,那玩意剛剛跟著劉備混的時候那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