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馬韓雙方和曹操是盟友,一同攻打郭援高幹,但是曹操又要假途滅虢攻取關中的馬韓兩方勢力。
再說那劉大耳你也知道的,他和那呂布怎麼也算是盟友了。
然後呢?
呂布偷襲了他三次,還劫走了他老婆兩次,當然劉大耳也不客氣,轉手弄死了他。
就這樣這倆竟然還聯合了兩次...真是歡喜冤家啊。
劉備打袁術,呂布轉手偷了他的下邳,這不也是一樣麼。
當年諸侯討董袁本初和韓馥你儂我儂,等到諸侯討董結束韓馥都讓他玩死了。
袁紹當年和公孫瓚也是盟友,最後人腦子打出來了狗腦子。
當年天下好不容易有兩年不鬧饑荒了,劉虞在幽州耕種互市,公孫瓚在外面打鮮卑破烏桓。
一首夫妻雙雙把家....嗯嗯....你懂就行了。
當年二袁爭鋒的時候,袁紹和曹操一起合力打陶謙和公孫瓚,最後袁紹差點讓曹孟德打的滅了種。
當年我某家兄長和劉勳還是盟友呢,結果呢,兄長前腳打完了江東後腳就捅了劉勳一個後庭花開紅燦燦。
只不過國與國....哪怕是諸侯國之間的盟友更加的穩定一下罷了,動輒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盟約發展罷了。
那是因為我等利益和戰略的關係不會改變。
可當這個東西改變的時候,盟友就是用來背叛的。”
這個說辭倒是真的讓人耳目一新了,不過陳光年卻也能夠理解這種關係,的確是看利益行事。
但同樣的,這件事情仍然是一個無法洗白的事情。
“可是當你偷襲荊州之後,你和劉備將再也沒有機會問鼎這個天下。”
“所以才需要背叛啊,所以才需要荊州啊。”
孫權突然嗤笑了一聲,甚至還說出來了一段讓陳光年不知道該說什麼的自白。
“其實某家也可以自稱自己一聲朕,可是朕卻一直都想不明白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是一方諸侯,可那曹孟德的地盤叫做華夏,而朕這裡卻要被稱之為蠻夷之地?
為何他的兵叫做中國之兵,而朕的卻要叫做山越村夫?
朕曾經無數次的問過自己,朕到底能不能夠成為天下第一,一統天下的霸主!
朕十五歲出鎮一縣之長,跟隨大軍討伐劉勳黃祖,十八歲便成功的當上了一路諸侯,坐上了江東之主的位置,提領江東五郡之地。
就連長相,朕都覺得自己比那兩個怪胎要好看太多太多了。
可是當初朕提領江東之時,那天下流傳出來的一句名言卻是。
這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操爾,而朕連被他們提及的資格都沒有。
甚至就連朕當時的麾下,當時的親族,當時的家人,他們都不相信朕能夠在這個亂世之中好好的活下去。
他們,都要背叛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