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醜,徐州彭城人氏,自幼浪跡江湖,武藝不凡,生性剽悍,投靠張楊後,因為其弓馬嫻熟,故而封為大將,駐守邊關。
眭固,字白兔,幽州薊人,原為黑山賊首領之一,後因為縱兵劫掠百姓,侵佔其他弟兄的產業,為黑山賊眾排擠,無奈之下,前來投奔張楊,張楊即讓他與楊醜同守邊關,防備鮮卑。
但是不知何時,這兩人卻與多爾袞搭上線,成為了鮮卑人埋在上黨郡的一顆釘子。
此時,兩人接到多爾袞的書信後,當即採取行動。
眭固本是黑山賊,麾下隨他來幷州的就有五七百人,他們先搶奪兵器、糧草、輜重等,逼迫其他兵士跟從,但有不遵命者,就地斬首。
迫於兩賊的威勢,諸多上黨兵馬只能服從,很快,兩賊便聚攏了數千人之眾。
事情發展至此,楊醜和眭固立刻決定,奇襲上黨郡城。
臨走之時,楊醜抽刀大呼:“我等行事,乃是為了給弟兄們博一條前程,如果事成,弟兄們各個都有將軍之位!”
聽了楊醜這話,眾兵馬只有象徵性的吶喊應和。
隨後,大軍起行。
楊醜和眭固把親信兵馬打散在軍中,催促迫使其他人前進,如有不走或者走得緩慢的,立即就是棍棒皮鞭伺候,重則當即斬殺。
……
董昭一路狂奔。
一天半後終於到了上黨郡中。
他來不及休息,連忙跑到郡守府邸,以手猛敲大門,高聲說道:“我要見張太守,邊關有變!”
守門士兵聞言,連忙問董昭姓名,董昭說:“我乃濟陰董公仁,請速報於張太守!”
士兵聽罷,連忙進去稟報,不多時,張楊請董昭入內。
一進議事廳,董昭便見張楊與于禁都在,心中大定,於是將在軍營看到的事情全部說出。
聽了董昭的描述,張楊臉露猶豫,看向于禁,說道:“此事並沒有實際證據,不過是看到一個黑袍人往北而去,不能說明有人投靠鮮卑吧?”
董昭說:“那黑袍人騎馬的身形便是鮮卑人,我定然不會認錯!”
“太守,可否聽我一言!”
見張楊有所懷疑,于禁當即開口。
“於將軍請講。”
張楊臉色稍緩,點點頭。
對於于禁,張楊倒是頗為尊重,自從呂布出征之後,于禁負責郡中軍事,將各地的駐軍及日常訓練安排的井井有條,張楊對此很是欣賞。
此時,于禁拱手說道:“太守,呂溫侯前幾日臨走時,也說讓我關注楊醜和眭固二人,這幾天我仔細思索,那楊醜、眭固皆非幷州本地人氏,眭固更是賊寇出身,恐野性難馴,以防萬一,末將願提一軍前往打探。”
“可是郡城當中只有五千兵馬,於將軍準備帶多少去?”
張楊問道。
于禁搖搖頭,說:“不多,三千人足矣!”
張楊聞言,當即點頭同意。
一旁的董昭拱手請命:“太守,我願隨於禁將軍破敵!”
對此,張楊自然也是同意了。
……
于禁調集兵馬的效率很快。
不到半個時辰,三千兵馬就已經集結完畢。
簡單交代了一下作戰任務,于禁便下令大軍出發。
一路疾奔。
捲起陣陣揚塵。
于禁和董昭並轡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