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黨爭 (第1/2頁)

七月初一,未央燈火璀璨宛如星空,長安豪車華蓋雲聚,前殿依然有著數千文武百官齊聚,但並沒有太大的國策變動,所以,今日大朝在林楓看來不過是在走一場不必要的流程!

因為,朝中好多事情平時都是由丞相處理,只有重大的事情或決策,才會上奏天子決斷,就算天子無法一時定論,也會召開中朝,不會將事情留到現在!

林楓抬頭看了眼前方領銜上奏的丞相衛綰,心中感慨丞相的權力真的讓人難以自拔!

此時的丞相,才算真正的位高權重,皇帝更是對丞相禮遇隆重。不說現在,就算平時丞相晉見,皇帝也必須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見。

而且,丞相奏事畢,辭出,皇帝還要起立相送至殿門處。

另外,丞相如果病重,皇帝還要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當丞相死後,屍體從丞相府移私宅,皇帝更要親自上門弔祭,並賜棺木、葬地、冥器等。

由此可見,大漢丞相地位之尊崇,當然更讓人羨慕的是丞相的權力!

丞相,金印紫綬,秩萬石位列三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同時對百官還有選舉、任官、黜陟、刑賞的權力。

雖然現在的丞相衛綰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但是眼紅嫉妒的人卻是一點都不少,其中以太后一系最讓人厭惡心煩!

“陛下,如今天氣炎熱,關中己經連續月許滴雨未下,此乃大旱之兆,丞相為何不稟報,這是嚴重瀆職!“丞相還沒奏對完畢,就有人跳出來彈劾道!

衛綰回頭望了眼沉默不語,劉啟瞬間面色陰沉了下去,其他重臣則是低頭一幅事不關己的模樣!

劉啟掃了眼太常許昌,大行莊青翟等人,然後淡淡的道:“關中滴雨未下,丞相早己下令長安三輔,關中諸郡縣做好了應對,何來瀆職!“

群臣也是無語,就連太后一系中都有人看不下去,真是蠢豬,關中調集了大量勞役在修水力,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你們就不能找點高大上的理由彈劾,非在雞蛋裡挑骨頭不可,蠢豬!

其實彈劾的人也知道,他就是為了噁心人,天子劉啟,丞相衛綰也知道,但是他們還真沒辦法因為這點小事,就嚴懲噁心的人!

“陛下,關中旱災持續蔓延,臣以下令,各郡縣集積防禦,如今各郡縣已徵召十餘萬民夫,修建了大量河渠,雖不敢保證豐收,但是也不會減產嚴重!“衛綰回身行禮後,高舉玉笏朗聲道。

“如果,不能保證足夠的糧食,如何能保證北方大軍的輜重補給,如何擋住惱羞成怒的匈奴大軍!“許昌起身道,剛剛他讓人彈劾,只是一個引子而已!

“關中大旱,不是全國都受災,如何保證不了北方大軍的輜重補給!“衛綰皺眉反駁!

“丞相,別忘了北方四郡,數十萬流民也須要糧食安撫!“許昌說完,上前躬身行禮後,高舉玉笏道:“陛下,如果不能保證豐收,北方很難養活數十萬流民,以及十數萬大軍,臣建議,撤回一部分!“

“陛下,許大人所言極是,這樣一來也不會過於刺激匈奴人,從而也避免了兩國戰禍!“莊青翟也跟著起身道!

“陛下,忘戰必危,今年天災人禍不斷,如今匈奴退去,我們應當休養生息,不是去挑起戰端!“又有人起身!

“就是,妄言戰端者,都是居心叵測之輩,臣等請陛下三思!“好像是相量好似的,太后一系十數位大臣同時起身!

“非也,諸位可知蠢蠢欲動的匈奴,如今為何一直不動!“衛綰反問道!

“那是因為,有著陛下屯兵邊郡的政策,才讓匈奴一直猶豫不決,如果此時撤兵,就會讓匈奴覺得我漢軟弱無能,退去的匈奴大軍也將捲土重來,不知爾等所居何心!“衛綰面對太后一系的陡然發難,卻是沒絲毫懼意,轉身望著眾人,神色平淡的責問道!

“丞相大人,我大漢須要安寧,而不是戰爭!“許昌面色陰沉道,而後望向高臺,躬身道:“陛下,臣一心為國,絕無私心,請陛下撤兵,這樣即能減輕朝庭負擔,又不會真的激怒匈奴人!“

“陛下,屯兵邊郡的政策,萬萬不可廢,如今我們拒絕了匈奴和親,匈奴絕不會善罷甘休,所以臣以為北方邊郡的軍隊不旦不能減,反而還得加強!“竇嬰望著爭吵不休的眾人,也忍不住起身道!

“一派胡言,匈奴幾個月過去一直未動,反倒我大漢屯兵北疆,白白在消耗糧草!“許昌高舉玉笏,面色冷漠的反駁!

“就是,如果將消耗的糧草拿來安置流民,何須從國中再調拔!“莊青翟冷笑道!

“哼!“衛綰看了他們一眼,冷漠揮動長袖,抱著玉笏道:“許大人,莊大人,可知道,如果沒有大軍在北方鎮守,就算是調集在多糧草,也只會白白給匈奴人準備!“

“現在匈奴不動,一是我大漢北方鎮守著近十五萬大軍,二是匈奴馬未肥!“

“此外雖無大軍壓境,但匈奴一直在尋找機會,從北地到遼東郡,數千裡疆域,匈奴斥候不斷,頻頻騷擾,何來屯兵無用之說!“

竇嬰也點頭,高舉玉笏道:“陛下,如今已是孟秋,也正是北方匈奴戰馬逐漸膘肥體壯之時,依以往匈奴呲齒必報的習性,匈奴秋日可能捲土重來,我們不得不防!“

最新小說: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 史路沖天 本宮只會心疼王爺 替嫁后王妃撿起了馬甲 汝窯瓷盤傳奇 禮記 重生之橫掃天涯 大唐西寧王 納蘭溪 驚鴻夫人 權寵嬌娘 三國之志在千里 帶著寶蓮燈滅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