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光到底是何物無人知曉,但天魔旗主身化灰光,死得不形神俱滅,也算是禍首伏誅。
只不過這灰光的安置,卻成了讓修行界頭痛的事。
不能打,不能罵,不能碰,不能收,更不能放任不管。
灰光只是此物在修行者天眼視界中的呈現,普通人則是看不見的。所以不能任由它留在這山谷中不管,否則它就會慢慢侵吞生靈而壯大。就算佈設封印禁陣也不妥,灰光雖然會因得不到補充而慢慢消散掉,但卻會把千里之內變成死域。
所以最終的辦法就是,在西域最高的喜馬拉雅山某處生靈絕跡的山谷,佈下封印神陣,利用灰光會沿攻擊它的神力追蹤的特點,以修士坐於陣中,隔數千裡遙攻一記,引灰光入陣,再啟動只許出不許進的封印陣法,使怨煞隨時間慢慢消磨殆盡。
但誰來引灰光入陣卻成了問題。隔千里發起攻擊,非丹動境大能不可,而這位大能,必然隕落,且形神俱滅!
最後犧牲的大慈悲者,仍然是一位散修,可惜的是,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至此,天魔旗第二次興風作浪平息。
雖然修行者的隕落數量不及第一次,但是這次損失的一百多位修行者,卻全部都是金丹境,而且其中還有三位是丹動境,幾乎一次性隕落了華夏修行界金丹境大能的三分之一強,引發各方勢力重新洗牌,並最終導致了封神之戰。
灰光是何物雖然在當時成謎,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灰光中極度精純的木神力,精純到已經自成一體,初具靈智,能同化一切生靈神力而不為任何外物所控。
木系神力乃怨恨神念所滋生的信仰力,所以灰光實為怨念之極,雖然這種神力千變萬化,是可滋生出最繁雜法術手段的神力,但是卻最易失控,修煉者極易被侵奪生命與神魂。
天魔旗主後來瘋狂殺戮並失去心智的舉動,也正好可以佐證這一點,這後來也成為了所有魔修共同的特點。
這次事件之前,神修中已經開始有了關於不同信仰力修行的討論,但並沒有形成鮮明的派系。
這件事發生以後,修行界代藉此透徹地認識到了修行怨恨信仰力的可怕,也讓有識的神修們知道,以殺取畏終獲怨,最終的下場就是淪為天魔旗主這樣的形神俱滅下場!
於是神修們很快形成兩大旗幟鮮明的派系。
絕大部分神修者反對怨恨信仰力修行,反對以獲取畏懼神食為目的對普通人類的殺戮,反對以人牲祭祀。
並把那些殺戮心重、以怨恨信仰力為神食的修行者為魔修,相應地,把怨恨信仰力稱為魔力,而神力則專指敬畏信仰力,從而定下了神、魔修行的分野。
灰光也因此得名為“魔煞”。這是“魔煞”第一次出現在修行界的記載之中,也是天魔旗第一次有了“天魔旗”這個廣為人知的稱呼。
這一派以新生的人類修行者居多,首領人物就是姬昌,以西歧為根基。但很多修行理念與人類修行者一致妖族也加入了這個隊伍,佔到了三分之一強,使這個隊伍的實力大增。
但傳統的神修則反對這種說法,認為天魔旗主只是特例,只要不走極端,以殺戮和人牲祭祀獲取畏懼神食,並不會有問題。
這一派以當時華夏地區的王族共主紂為首領,以殷都為根基,但隊伍中的主體卻是修行日久的古老妖族,勢力遠較前者為大。
至於更古老的古仙和妖仙,態度十分曖昧,既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也沒有作任何表態。
最後雙方暴發了“封神之戰”,讓整個修行界大感詫異的是,戰爭的勝利者,居然是戰前不被看好的西岐人類修行者一方。
戰爭後,人族修行者的統帥姜子牙啟用封神榜,盡收天下神修,定下了神魔分野。
自此之後,魔修在華夏就成了修行者的共敵,人人得而誅之。人類也迎來了休養生息,修行者數量漸漸成了修行界的主流。
只不過,魔修的強大仍然會讓許多修行者怦然心動,總有一些修行者為了獲得力量,認為魔修功法還有改進餘地,不惜鋌而走險。
更多的則是些不明真相的初修者,在力量中迷失,走上魔途,尤以人間發生戰亂的年代為甚,數千年未變。
不過天魔旗卻沉敘了下來。
一開始,陸壓真人等見天魔旗主化為了魔煞,天魔旗也不知去向,以為它像其它法寶一樣,被魔煞所吞噬同化。
但顯然整個修行界都被騙了,因為沉寂了兩千餘年後,天魔旗就再次現出了魔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