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河縣城東邊三百里外,便是魯郡城。
這裡是豐州十三郡城之一,也是豐州東部的水路樞紐。
不僅毗鄰洪河,更是位於三河交匯之地,可走水路貫通整個魯郡的四方,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燕王會選擇進犯魯郡,最終目的便是拿下這座魯郡城。
魯郡城三面都有運河,在這裡修建了不少港口,以供過往商船停泊、
此時,在洪河的一座港口上,就停泊著一艘看似普通的貨船。
這艘貨船上載滿了金銀珠寶,還有十多名女眷和幾名男童藏身其中。
他們坐在船艙裡,有些焦躁不安。
終於,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一個大腹便便,做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來到了這裡。
船艙裡的人看到他,頓時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老爺終於來了。”
這中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這魯郡太守劉立陶,是掌管全郡一切軍政事務的最高長官。
前幾日他收到探報,說燕王的先鋒大軍已經攻佔了大昌縣,不日就要攻克巨河縣。
嚇得這位劉太守當場決定要棄城而逃。
奈何他在魯郡這些年撈了太多錢財,又納了太多姬妾,光收拾準備就弄了好幾天。
直到今日終於做好了萬全準備,還裝模作樣地打了個外出探訪民情的旗號。
並且告訴屬下,最多七日自己就會回來。
可就在劉立陶要登船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家僕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
“老爺,軍情急報!”家僕氣喘吁吁地跑過來,手裡還拿著一封信件,“都尉大人急報。”
“狗東西,耽誤本郡上船跑路。”劉太守在心裡叫罵了一句,但表面上還是不動聲色的開啟了軍報檢視。
畢竟,軍情也可以為他的逃跑路線作參考。
而且郡都尉雖然名義上是協助太守管理軍事,但實際上是與太守並行的,置有獨立官署,若太守不在還可代行太守職務。
他不可能直接無視都尉送來的軍報。
“什麼?!”
這位劉太守一看裡面的內容,頓時驚撥出聲,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媽呀!
“巨河縣守城大捷,左廂主魏存被殺,右廂主嚴盛和燕王胞弟安北將軍王順被生擒,五萬大軍死傷過半?!
“怎麼可能,小小的巨河縣城怎麼能擋住五萬大軍?說什麼敵軍功成之時遭遇狂風暴雨失去戰鬥力,簡直荒謬,以為這是演義話本嗎?”
軍報裡的內容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作為魯郡太守,他非常清楚巨河縣是什麼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抵擋住橫掃半個豐州的燕王鐵騎。
可軍報上又言之鑿鑿說巨河縣大敗燕王軍。
“會不會是陳同這廝察覺我要逃走,謊報軍情?”劉立陶腦海裡閃過一個猜測,但隨即又搖了搖頭。
謊報軍情可是要殺頭的重罪,比他私自攜家去探查民情要嚴重太多了。
“難道是真的?但這怎麼可能呢。”劉立陶拿著軍報,左看看右看看,心裡猶豫不定,“如果這個戰果是真的……”
他不相信這軍報裡關於狂風暴雨的內容,但卻對巨河縣守城的戰果十分動心。
反賊燕王肆虐豐州已有五年,連戰連勝,未嘗一敗。
大晉朝廷數次勒令豐州牧派兵圍剿,卻都被陽奉陰違地搪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