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牆之外,山腳之下,海畔之上的聽望亭中,那少女正等著上官住。半月之前,二人約定,每日三餐時便在此相會。少女依舊隨身帶著那古書和長劍,在亭中背海面山坐著,等待著上官住的到來。
等了片刻,少女深邃的雙眸之中浮現出那個熟悉的,身著道袍,手持托盤,快步前行的俊俏小生的身影。於是她站起身,上前接他。上官住到了亭中,少女接過托盤,放在石桌上,再一起坐下。上官住微微含笑,說:“多跟師兄說了幾句話,來晚了。”
少女也笑了,只是說道:“無妨,無妨。”
上官住把托盤中的碗碟排開來,遞給少女一雙筷子和一隻湯匙,說:“早上喝粥。”
少女接過筷子,眉頭卻微蹙,說:“來這裡之前,還沒怎麼吃過流食。”
上官住聽了,撅了撅嘴巴:“那快嚐嚐,保證你會喜歡。這粥中混了青海的鰉魚,味道可鮮了!”
少女端過一碗粥,繼續說:“那就嚐嚐。之前在慕喀的司國,吃得最多的就是烤肉和麵餅。不過前些日子,你怎麼不做這粥來吃?”
上官住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著:“之前我還不會熬粥。你身體有些虛弱,我想這魚粥應該能補補,就開始學著做。不過熬粥也太難了,之前的都沒做成,直到今天,終於能嚐嚐了。你要知道,我不曉得費了多少鰉魚。”
少女不禁笑了,連忙問:“那豈不可惜?”
“不至於。”上官住也端過一碗粥,“那些魚全被阿俊弄去吃了,吃得一乾二淨。那孩子,可太喜愛吃魚了。”
“阿俊又是誰?”
“小師弟,複姓万俟,名俊,還有一個司空佐,兩個孩子都只有十來歲,你和他們都是同一時間上山的。”
“原來如此,那我也得去見見他們。”
“去,一定去。我們先吃粥吧,要不然一會涼了。”上官住說著,將粥碗送到嘴邊。
每每同上官住說完話,少女的神情便會更加明朗。她學著上官住,端起粥碗,小心翼翼地送到嘴邊,抿了一小口,然後用湯匙從粥裡面挑起一片魚肉,放入到嘴裡,神情很是愜意。
上官住邊吃著粥,邊問道:“味道如何?一定不差吧。”
“嗯,很鮮美的。”
“謝天謝地,我只要你喜歡。”上官住一口喝乾了自己碗中的粥,話鋒一轉,又問道,“你真願意長留在這裡?”
少女也喝乾了碗裡的粥,回答說:“當然啊,之前不是跟你講過嗎?而且這裡風景也優美,還有你同在。”
上官住欣喜地跳了起來,說:“既然如此,以後的每頓飯,我們都要在這亭子裡吃!”
“那是當然。”
吃完粥,上官住就和少女在海灘上走著,二人始終再未說一句話。走了半晌,上官住忽然閃到少女的面前,拉住她的手,說:“我得回去了,要去向交代師父一些事,等我後面的好訊息!”
少女沒料到上官住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二人相處了一月,身體從未接觸過,這冷不防的拉手,竟讓她有些怔住了。愣了一剎,少女緩緩抽回了手,捂著羞赧的臉頰,慢慢轉過身,背對上官住說:“只是去吧,無妨,再會。”
上官住又笑了,這次是少女背過身後看不見的笑。不等少女回答,便大步跑開,喊道:“再會!”
少女望著上官住跑開的背影,她抬起手,細細地嗅著,虎口上竟沾有一絲修道之人身上的檀香味兒。他又踱著步,回到了聽望亭中,背山面海,望著一朵朵打在岸邊礁石上的浪花,細聽濤聲,回味著方才上官住拉住她手時的溫存。
海心宮內,大殿門扉掩映。上官住推開門,大步走進,見海道子正坐在大殿上研讀武學典籍。海心宮的大殿,只供奉著三面分別上書“天、地、人”三個字的大旗,其中人字居中,天、地分列左右。
上官住進了大殿,恭恭敬敬地在三尊香爐中插上了三炷香,對師父行了個禮,再跽坐下來。見徒弟前來,海道子放下書,問:“阿住,你來了?”
“給師父請安!”
“這幾天沒怎麼見到你,說說吧,所來何事?”
上官住試探性地問:“聽說,師父最近有一套什麼《五行金丹大旨》?”
“哈哈。”海道子笑了,捋了捋鬍鬚,“是阿俍告訴你的吧。你提這東西,我就知道了你是來幹什麼的。為師言明吧,若要那女子留下,你要依我三件事。”
“師父請講!”上官住欣喜若狂——事先他還以為,要跟師父磨一陣嘴皮子。
海道子習慣性地,一字一頓地說:“所謂的三件事,一是這女必須行得端,坐得正,不是奸惡之徒;其二是,為師羽化之前,你始終是修道之人,切莫對她動情慾;其三,若要留在我海心山海心宮中,必須成為我海道子的弟子,若她無名無姓,我便給她起名字。這三條,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