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都給我住手!”一個洪鐘般的聲音響起,少年抬頭,看見一人從前方屋脊上躍下。
白衣女子連忙收劍回鞘,納頭便拜,叫聲:“哥!”其餘三人也紛紛收了攻勢,轉身一齊行禮,叫道:“總舵!”
“你們不記得之前的計劃了嗎?”那人踱步上前,低下身子,扶起少年。少年見此人面如重棗,長髯垂腹,頗具關公風采。美中不足的是,這“關公”一隻眼睛蒙著黑紗,而另一隻則只有綠豆大小。
“少俠受驚了。”“關公”安慰著少年,“不知少俠高姓大名,從何處來,又為何在這裡,和他們打了起來?”
“你是?”三場打鬥過後,少年早已筋疲力盡,不願再多說什麼。
“關公”扶著少年到一旁石階上並排坐下,其餘四人也圍攏過來。他拉著少年的手,很耐煩地說:“在下唐文,蜀中門派唐門總舵。看我這長相,江湖人士就給了我一個‘瞎眼關公’的綽號。”又指了指周圍四人,解釋說:“這四位,都是鄙人手下的唐門領袖,一等一的英雄。他們刁難少俠,其實是在下有意安排的。唐文在此給少俠賠個不是。”說完,站起來就要下拜。
“不可不可,小人萬萬受不起唐舵主如此大禮。”少年聽完這番話,頓時又來了精神,連忙起身扶起了唐文,“原來是蜀中豪傑唐大英雄,在下早就有所耳聞,今日能在這裡相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又對其餘四人說:“還不知四位如何稱呼?”
那四人一轉先前的嚴峻態度,都笑了,紛紛拱手抱拳。
彪形大漢說:“在下‘半條龍’林驅虎,唐門左舵主。”
望江樓掌櫃說:“在下‘敗筆書生’何子允,唐門右舵主。”
青衣女子說:“在下‘青龍鏢’林曦,唐門左青龍壇壇主。”
白衣女子說:“在下‘白虎炮’唐十八,唐門右白虎壇壇主。”
原來,這五人,就是蜀中久負盛名的“唐門五傑”。唐門乃當時蜀中武林第一大門派,以暗器和火器著稱。而唐文則是上一代唐門總舵唐風長子,唐風故去後,理所當然地承襲了唐門總舵之位,及唐門第一絕技“環扣蜻蜓鏢”。
唐十八是唐文的同胞妹妹,父親去世,大哥繼任舵主之位後,彼時尚未及笄的唐十八就上位為唐門白虎壇壇主。雖為名門閨秀,但她不拘禮數,處事向來雷厲風行,決不任性拖沓,又十分精通火藥調配,平常用兩把手銃,眾人便送她一個“白虎炮”的綽號。
何子允則是唐門贅婿,唐十八的丈夫,讀書人出身,但屢試不第,一怒之下就屠了故鄉的所有舉子貢生,一路流亡到成都,幸而遇唐文收留,再學會了一手判官筆和藏袖鞭的功夫,一路做到了右舵主之位。江湖中人知其早先經歷後,都笑他是“敗筆書生”。
林驅虎乃是唐文自幼的玩伴及結義兄弟,善用流星飛錘,因其肩上只有身而無頭的龍文身,故而被世人戲稱為“半條龍”——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半條龍僅僅是因為自己忍不住疼痛,而讓花繡匠人中途停手所致的。
林曦是林驅虎的胞妹,但無論是外貌及性格都與兄長大相徑庭,平日裡也少言寡語,行跡無蹤。“青龍鏢”這一綽號的來由,無非是根據她青龍壇壇主的身份和慣用的暗器——燕子鏢。
聽了這四人的介紹,少年不禁吃了一驚,連忙起身行禮道:“原來蜀中‘唐門五傑’齊聚於此啊!在下有眼不識泰山。”
“哪裡哪裡。”唐文笑道,“還沒請教少俠名號呢。”
“在下複姓公孫,單名一個俍字。”少年清了清嗓子,“從青海海心山而來。”
“噢?”何子允忙接話問道,“莫非閣下師尊是海道子?”
“正是。”
“啊,失敬失敬。這麼一來,我等四人只能與公孫少俠打個平手也就不奇怪了。”何子允說完,那四人也都大笑起來,公孫俍只是不好意思地擺了擺手。
“要不,咱們再回望江樓吃酒去?”林驅虎提議。
“少俠意下如何?”唐十八連忙附和,“這次定然不會難為你了。”
“也好。”公孫俍答應著,“只是有一件事不明白。”
“少俠請講。”唐文說道。
“我只是不明白,之前偷我錢袋的到底是什麼人?而四位為何又要對在下苦苦相逼?”公孫俍的話語中帶著不解和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