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人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遵守社會公序良俗的人.
這樣才會真正實現一個完美的社會。
大三那年,學校組織創業大賽,在開幕式上一位知名IT行業創業投資專家王先師演講中的一句話,讓溫多思熱血沸騰,
“理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當然,他沒有想到的是:
“萬一沒實現呢,那是會死人的!”。
在提問環節,他第一個舉手,提了第一個問題:
“我還沒畢業,也沒資金,只有一個想法,能創業嗎?”
“關於第一個問題,你可以看看比爾·蓋茨的創業經歷。關於第二個問題,你可以在創業大賽上好好表現,只要你的專案很好,我可以幫你推薦投資人。”
就這樣溫多思輟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他決定做一個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連線所有攝像頭,透過行為識別,判斷每一個人是否違反了法律、行為道德、公序良俗,對每個人的道德水準進行扣分和加分,能透過客戶端APP提醒糾正每個人的行為,透過大資料分析,可以給每個城市的德道水平進行排名,邁出建立完美社會的第一步。
溫多思在鵬市註冊了一家科技公司,取名鵬市德夢軟體系統開發有限公司。
王先師為他介紹了一個自己入股的投資公司,投資公司作為種子投資,給他投資300萬,佔股30%,並口頭承諾給他提供後臺資源。
等系統開發完成,可以幫助他在某些城市進行試點。如果資金不足了,投資公司還可以考慮進一步追加投資。
這些都是有條件的,要求進行對賭,用他父母在鵬市市值700多萬的房子作為抵押。
溫多思後來才知道,用父母的房子抵押給銀行,是可以貸款500多萬的。
父母並不懂這些,也就按照他所說的簽字畫押了。
投資公司為他在鵬市南海區一棟寫字樓的二十七層找了一個租金不菲的辦公室,還告訴他七上八下,有七的樓層能蒸蒸日上。
當然,他也不知道這個辦公室是投資公司自己的資產,玻璃都換成了雙層防彈玻璃。
投資公司還幫他招聘了十幾名開發人員和一名會計,一個月的工資就要四十多萬。
半年過後,第一個版本釋出,這時,第一名銷售主動上門要求入職,還不要工資,這人就是林牛克斯。
面試的時候溫多思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應該是爸爸姓林,媽媽姓牛,林牛克斯並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迴避了這個問題。
“我在學校創業大賽上見過你,你的專案給了我很大地衝擊,我和你一樣,覺得這個世界要想變得完美,必須解決每個人的行為道德問題。我一直就是一名系統推銷員,這個工作我很適合,所以我來了。”
溫多思問他不要工資怎麼生活,鵬市的生活成本可是不低。
“我家條件很好,不需要工資也能衣食無憂。更何況,退一萬步講,你仔細看看我這張臉,憑我的這張臉,吃軟飯也能吃到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