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隧道是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面層用10毫米的不鏽鋼板材封閉。不鏽鋼的表面是最先進的表面處理工藝,氟碳噴塗。
因此在表面上看這個隧道的牆面呈現出一種深灰的色調。只有在間隔3米的小窗子上,能看到鹽礦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
每隔4.5米遠,就有一扇大門,每個門上都有數字號碼。門上有紅色的報警器,密碼鎖和掃描器。
每個鹽礦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只有經過特別授權的號碼能夠透過掃描器進入相應的房間。
靠走廊這邊的門上有塗成白色的備用手動開關。這開關是圓形的,像一個汽車的方向盤。
牆壁上靠近地面部分,有貫穿的不鏽鋼百葉,這是層流裝置,保證所有的房間內部都是正壓。
隧道的吊頂是一體成型的防爆水晶板,裡面是三基色的白色燈光,燈光和白天室外的陽光沒什麼區別。
一陣陣的微風從通風口中送出,這風是增加了溼度的,溫度很像江南的秋天。
海青和延飛看著這個經過周密設計的地下堡壘,不禁心裡暗暗感嘆:“這得是多牛逼的專案才能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開展呀。”
二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跟著士兵向隧道深處走去。
經過二個十字交叉的隧道口,向右一拐,到了一扇不鏽鋼大門前,門上寫著巨大的數字,9803。
二個士兵和延飛,海青,經過了門口的掃描,不鏽鋼的混凝土大門向左滑動,露出一個1.8米寬,2.4米高的門洞。
四個人走了進去。
室內是一個巨大的空間,足足有300平方米。一排排的桌子前坐滿了工程技術人員,每個人都在緊張的敲打著鍵盤。
電腦螢幕上顯示著星球的照片,經緯度,太陽黑子圖片。桌子上堆滿了圖紙和技術手冊。
沿著牆面,是三面巨大的螢幕,每個螢幕都足有4.5米高,6米寬。每個螢幕上都顯示著航天發射塔的鋼架,在北面的發射塔上,赫然矗立著一個銀白色的星際飛船。螢幕裡,有人在飛船的駕駛艙內進出。
海青和延飛被這個螢幕上播放的畫面吸引住了。
“這是哪裡?”
“這是什麼樣的設計專案?”
沒有人理睬他們二個,人們都在緊張的工作中。
迎面走過來一個高大魁梧的中年人,留著整齊的八字鬍,沒帶頭盔,光頭。肩上有通訊電纜介面,一根螺旋的資料線耷拉在胸前。
他的臉上有一道很明顯的傷疤。傷疤的邊上看的出縫針的痕跡。這人個子足有1.85米,挺直的身板,左手腕上帶著一塊巨大的方形手錶,那不是手錶,是一個電腦終端。螢幕上顯示著不停變換的資料。
二個和海青穿同樣服裝的人拿著資料夾子,一路小跑的追著這個刀疤臉的男人。
“車總,車總,您籤個字,氫氣的加壓程式已經修改了,飛船的噴頭正在換,我們質檢組這邊已經審查過了,您簽字後就送總師室了。”
刀疤臉的男人停住了腳步,他接過資料夾,開啟,拿出筆簽上了名字:車世光。
他的簽字欄裡的備註是:《XH663專案》副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