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道功法的普及,百姓們的體質越來越好,以至於糧食的產量都翻了好幾翻。
永昌三年,臘月三十一。
因為今日是一年的末尾,孟緣特地給百官放了一次假,而他自己也終於抽出了時間。
或許有的人會嚮往皇帝的生活,會覺得皇帝作為一國地位最崇高的人,肯定享受至極。
可惜的是,一個賢明的君主註定是沒有時間享受的。
之所以歷史上昏君那麼多,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皇帝的事物太過於繁重了。
早晨四五點就需要起床準備朝議,朝議結束之後才會迎來早食。
早食過後又需要批閱奏摺,一天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的。
孟緣雖說有信心鎮壓百官,但是很多事情還是需要他親自處理。
也正是因為如此,孟緣的實力在這幾年當中幾乎停滯不前。
為了能夠修為與國家兼得,孟緣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減少自己的工作量。
雖說這樣會導致權利下移,但卻是不得不為了,畢竟孟緣不會忘記此行的目的還有提升自己的修為。
永昌四年,正月初五,大商皇帝將權利下放百官,同時建立監察部門,商龍衛。
孟緣至此解放出來,除了必須他出面的大事之外,其他事情全全交由大臣處理,孟緣停滯的修為開始穩步提升。
時間再次過度,來到了五月初三,鄭國境內,皇宮之中。
“陛下,所有準備已經妥當,可以再次進攻了。”
“士兵們全都學會《武經》了嗎?”
經過了八年時間,此時的鄭國皇帝已經有了幾分蒼老。
為了能夠在有生之年獲得開疆拓土的功績,他這些年從未放棄戰爭的想法。
更是費盡心思的得到了孟緣傳下的《武經》中的先天境界部分,隨後將其傳入軍中。
歷經兩年光景,他麾下計程車兵已經全然步入武道之途!
如今兵甲已鋒,糧草已足,他要再次挑起戰爭!
至於他為何不攻打別的國家,那就不得不說鄭國的地理位置了。
鄭國位於玄明大陸中間,東接商國,北連晉國,西臨秦國,南有荊楚。
而在與它相鄰的國家當中,僅有商國立國時間最短,兵將最為稀少。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再次進攻孟緣所在的商國。
永昌四年,五月十五,鄭國派遣三十萬大軍入侵商國。
商都皇宮大殿之內,孟緣此時正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如寒霜。
“諸位愛卿,鄭國犯我大商,誰願領戰?”
“臣,願戰!”
百官之中走出一位將領,他的身材魁梧,面目猙獰,說起話來讓人不寒而慄。
隨著秦韜的率先開口,眾多將領紛紛走出佇列,爭先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