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裡,人來人往的,或扛著大包大包的鋪蓋,或抱著食盒。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笑意,都是對孩子們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書院裡共有兩處書舍,南院和北院間隔了一條長長的走廊。
南面的書舍都已經住滿了,只有北院這邊,有一小部分屋子是空著的。
這些是給剛入學的新弟子準備的。
裡面三三兩兩的,都已經有新弟子住進了。
還有幾間被竹林隔著的屋子是空著的。
帶著他們的夫子,很耐心的同他們講解著:
“外面這一十八間書舍,都是六人一間的。每一年要交付二兩銀子,作為管理費用,每天都有夫子過來查寢,確保弟子們的安全。
那邊那幾間屋子,是兩個人一間的,一年需要十兩銀子,書院會提供一套書案。
被褥,書籍及其他一應生活用品,由弟子自行解決。
書院屆時會給弟子再發一套衣衫,書院內要求所有的弟子,統一著裝。
除貼身衣物外,其餘得不需要多備。”
“多謝夫子解惑!”月驚華笑著道了聲謝。
也理解夫子這話的含義,統一著裝可以讓書院的面貌,更整潔。
亦能減少同窗間歧視等現象。
在書舍裡轉了一圈,月驚華徑直走向那三間被竹林隔開的屋子。
穿過竹林裡的角門,裡面一共只有三間屋子。無論是採光,還是環境都是極好的。
與外面的吵鬧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屋子比外面的書舍大了許多,有兩張床,中間用書架隔開。
備有兩套案几,都放在靠窗戶的一面,也沒有任何擁擠的感覺。
光線很足,一點兒都不擔心會因為竹林的遮擋,影響到弟子們學習。
月驚華注意到這幾間書舍,有單獨出去的路,去課堂,還是飯堂都很方便,不用和大傢伙擠來擠去的。
同夫子確定,竹林裡面那道角門。平日裡會上鎖後,便看向沈瑾安低聲問:
“就這間吧,瑾安你覺得可行?”
“這間?”
沈瑾安怔了一下,隨即趕忙擺了擺手:
“這間太貴了,我和大家夥兒一起住便好了,大嫂您不用這般麻煩的。”
“既然來了,便要安心讀書,住哪裡都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