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昊知道,北宋的滅亡並非是偶然的!
徽宗趙佶在位期間就已經把大宋搞得滿目瘡痍,而後面對金國的強勢,他不得已傳位給了長子趙桓。
因為趙佶不想背上亡國之君的名聲,所以才會弄出這麼一個么蛾子。
當然,他兒子趙桓也不是省油的燈。無論是真實的歷史上,還是在這個現實之中,一旦宋金局勢惡化,趙桓便極力求和。
說句實在話,你說你求和也就算了,還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求和,這就讓人想不明白了。
就拿去年金人長驅直入,在東京城下之時,即使勤王軍隊已經來到了城下,他還是要同意把太原、中山和河間割讓了!
可見,這末代帝王是怎樣的荒謬!不僅如此,若是情勢稍稍好轉,欽宗趙桓當即就會突變強硬,甚至還不顧雙方的實力。
你說如此搖擺不定,反覆無常,他手底下的文臣武將還怎麼做事?
哦,無論是戰是和你都不能貫徹始終,朝令夕改豈不是要軍心渙散嗎?本來大宋的禁軍就已經爛到根上了,你當皇帝的還那麼沒品,不亡國才怪呢!
平晉鄉軍的大營之中,在眾將悉數佈防以後,劉文昊則是將李彥仙留了下來。
“少嚴兄,咱們將要面對的可是一場硬仗啊!”
李綱早就給劉文昊下了死命令,不管金人何時南下,他必須得保住壽陽!
說句心裡話,這可是一大難題!
據傳,代州的銀術可部手握十萬大軍,這還不包括代忻二州投降以及被抓的壯丁。另外駐紮在汾河北岸的完顏婁室,手裡也有不下數萬的精兵,如果兩部同時向壽陽襲來,以壽陽的城防又該如何應對?
要不李彥仙怎麼會彈劾李綱不知兵呢?這問題已經擺在了明面上!
當然,現在的一切都是眾人假設的罷了,畢竟現在河東可不是隻有平晉鄉軍一部而已。
但是這問題又來了!即使太原附近有種師中、姚古和張灝,府州還有折家軍,可要是和金人的西路軍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不過還好,相對於太原來講,壽陽還是比較“偏”的。也就是說,一旦金人南下,那麼首當其衝的也不會是他們的壽陽城。
“大人,末將以為,如若金人來襲,咱們必須得先避其鋒芒……”
這話根本就不用李彥仙去講,其實劉文昊也能體會到這一點。野外爭雄,你拿什麼和人家騎兵比?
是,原來還有三百重步兵,但自打招安了黑風寨,那三百重步兵不也是被調回去了嗎?
聽了李彥仙的話,劉文昊坐在沙盤前,看著那一個個“城池”陷入了沉思。俄而,也不知他想到了什麼,就見他朝著李彥仙問了一句:“少嚴兄,你說金人會不會直接捨棄了太原,先掃平周邊的障礙呢?”
“捨棄?”
李彥仙不知劉文昊問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含義,狐疑的問道:“大人是說,金人要選擇繞城而行,對嗎?”
劉文昊緩緩的點了點頭,或許在他看來,太原的城防十分堅固,金人沒準又會使出鎖城法,將太原牢牢“鎖住”,而後再掃平太原府周邊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