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糖跟著唐安回到唐家,看著一點喜色都沒有,不想是要舉行“坐歌堂”的唐家,倒是也不意外。
畢竟萬小英都能想到的事情,唐糖肯定也能想到,唐安接她回唐家肯定不會是因為唐大丫結婚“坐歌堂”的事情。
唐糖在這個時代也生活了不少年呢,對於這個時候人們結婚“坐歌堂”的事情,也就在公社見過一次。
畢竟雖然據說新娘子出嫁的前一夜,由家裡面的姐妹陪著“坐歌堂”是這一片一直流傳下來的習俗。
可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只有在豐衣足食、吃喝不愁的時候,才能顧及到禮儀、習俗這些東西。
在如今大家還處於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誰還管得了什麼習俗不習俗的。
就像孩子出生,按照習俗還有洗三、滿月、百日、抓周這些規矩,現在誰家的孩子真的弄了的?
現在嫁閨女也一樣,直接讓閨女一身破衣服出門子的都多得是。
更別說在閨女出嫁前一夜還舉辦“坐歌堂”了,真沒有幾戶人家能捨得。
要知道這“坐歌堂”並不是由家裡的姐姐、妹妹,陪著新娘住一晚上就行了。
而是有一套完整儀式的,包括“迎燈”、“開聲”、“起歌堂”、“壓箱錢”、“送燈”這幾個步驟。
就算如今步驟簡化了不少,也得在女孩子出嫁前一晚上,在家裡堂屋裡面擺上幾張桌子,再放上幾盤糖果、瓜子、花生這些吃食。
然後大家隨意的在堂屋裡面坐著,熱熱鬧鬧的開始“起歌堂”,等大家以歌唱的方式送過祝福以後,再給了“壓箱錢”才算完。
現在已經簡化了的步驟說起來倒是不難,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其實也挺困難的,誰讓大家都窮。
來參加“坐歌堂”的人,都是特意來送祝福,最後還得給“壓箱錢”,主人家總得好好招待一下。
不說別的,人家要陪著新娘一夜不睡,你晚飯和早飯總得準備吧!
講究的人家考慮到半夜會餓,半夜總得還準備點兒夜宵,這就得花上不少的糧食。
除此之外,還有“坐歌堂”儀式上的糖果、瓜子、花生這些吃食,也是一大筆花費。
要說這要花很多錢,其實也不至於,畢竟最多就三頓飯錢,再買點糖果、花生、瓜子就行了。
而且參加這個“坐歌堂”儀式的人,一般又僅限於至親,人數並不多,花費就更少了。
至少比起後面,閨女出嫁的時候,還要特意大辦酒席,花費肯定要少很多。
可是放在如今這個年月,其實也沒有幾戶人家能負擔得起,畢竟很多人家連自家都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要真這樣準備,就算是家裡麵人準備得起這些,對家裡面來說也是一個大負擔。
再加上大家普遍重男輕女,要是兒子結婚,說不定還會咬咬牙,好好的辦一場。
閨女結婚的話,能準備上一個木箱子、一床破棉被做陪嫁,不是讓閨女光著身子出門子,都是疼閨女的人家了。
所以在如今這個年月,肯定沒有幾戶人家會願意舉行“坐歌堂”了。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