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妞卻還是不服氣,怎麼都這樣了,這些人還向著李來弟說話。
“就算是學校教的好,要是糖寶那孩子養在唐家,那孩子還有機會去上學嗎?
何況學校裡面的孩子也不少,怎麼就糖寶那孩子去了省城表演,還上了報紙?
這還不是因為萬家的緣故,往難聽了說,我們這些人家養出的孩子,知道怎麼表演節目嗎?”
杜大妞這話一出,倒是讓人無從反駁,雖然還是有人心中不服氣,卻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再怎麼不服氣,他們也說不出家裡面那些跟泥猴子一樣的孩子,有表演節目的本事。
既然沒法開口反駁杜大妞這話,怕杜大妞不依不饒下去,剛才開口質疑杜大妞的那人只能服軟。
“你這話仔細想想到也是,孩子要是養在唐家肯定出息不了,唐家其實到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杜大妞聽到別人認可自己的話,心裡面也高興了起來,乾脆把心裡面對李來弟的不滿全給倒了出來。
“我說你們還真不用替唐家可惜,這唐家那一大群孫女,又有哪一個是養好了的?
那糖寶以前在唐家的時候,也沒看出那孩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甚至還比不上其他的孩子勤快懂事。
現在這孩子才回萬家多久?都能上省城表演節目,還能夠上報紙了,當然是萬家教的好。
其實這倒是也能理解,也不能怪全唐老太,別說是孫女了,就算是唐老太當成寶養的那兩個孫子不也一樣。
那兩個孩子我要是沒記錯,現在也有兩歲多了吧,走路走不穩,說話也說不清楚,一看就知道未來沒什麼出息。
不過也是,唐老太把那兩個孫子當成是寶,一天到晚圈在院子裡,不讓孩子出去,這樣養出了孩子能有什麼出息?
這生活的環境不一樣,孩子自幼能接觸到的東西都不一樣,自然會不一樣。”
其他人聽了杜大妞這話以後,都知道杜大妞是因為和李來弟不和,所以才故意挑李來弟的不是。
畢竟誰家養孩子不是這麼養的,唐家的孩子不爭氣,怎麼能怪唐老太李來弟沒有教好?
她們和李來弟沒有過節,自然不想開口附和杜大妞的話,省得回頭話傳出去了得罪人。
便只是敷衍的說道:“這個萬家的條件多好,我們有幾戶人家能比得上。
算了,還是別說這些了,看今年的天氣倒是不錯,地裡面的收成應該不錯。”
“這倒是,今天早上特意看了一下地裡的稻穗,長得那是又大又飽滿,今年我們還說不定還真能吃上飽飯!”
“那是,我看東邊那塊地裡的稻穗,壓得稻禾都是彎的了,確實不用擔心今年的收成。”
…………
這邊看大家討論起地裡的事情來了,杜大妞也放下說唐家閒話的心情,跟著討論地裡的收成起來。
誰讓別人家的事只能當笑話看,地裡的收成卻影響自己的肚子能不能吃飽。
大家本來就是在說閒話,唐家的事情自然說過就算了,不會放在心上,有一個人卻是例外。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