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英這話倒不是哄自家閨女的,別說丫頭這別人家的孩子,就算親生的她都不打算再要了。
這養一個孩子,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費多少的心血。
而且孩子生在唐家這樣的人家也受罪,沒必要再生一個孩子出來遭罪。
現在萬小英就覺得挺對不住自家閨女的,讓閨女出生在了唐家。
這有了血緣關係,閨女這一輩子就擺脫不了唐家了,誰讓血緣關係又斷不了。
就算是唐家其他人閨女可以不搭理,李來弟這個親奶奶、唐安這個親爹總不能不搭理。
真要不搭理親爹、親奶奶,人人都會說孩子不孝,孩子一輩子也就毀了。
別說是唐家這種明面上,對家裡面閨女還不算差,事情說出去大家肯定不會站在孩子這邊的人家。
就算是天天打罵閨女、大傢俬底下會嘀咕幾句孩子可憐的人家,又有誰家孩子敢真的這麼做?
到了那時候就算大家覺得孩子可憐,攤上了這樣的家人,卻還是會覺得孩子不孝順!
也正是因為這些想法,萬小英是不想再生孩子了。
要不然也不會這幾年時間,唐家其他幾個兒媳婦都再添了孩子,就萬小英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
雖然打定主意要把丫頭送走,進屋後萬小英倒也沒有給丫頭臉色看。
畢竟她一個大人給孩子使臉色,有理都變成沒理了。
誰讓鄉下這地方,更講究的是一種人情,而不是講道理。
雖然從道理上來說,她沒有養這孩子的義務,也沒有對這孩子好的義務。
可要是她真對這孩子使臉色,別人說起來就是她連夫家的侄女都容不下了。
儘管沒有給丫頭臉色看,萬小英倒也沒有搭理丫頭,而是把自己給閨女帶回來的東西一一拿出來。
就在母女倆說話間,唐安也下工回來了。
唐安在屋外都聽到母女倆的說笑聲,知道萬小英回來了,也挺高興的。
他快走幾步就進了屋子,一看到屋子裡的情形,唐安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落了下來。
自家媳婦兒和閨女在屋子裡面其樂融融的分著東西,侄女卻坐在角落裡面眼巴巴的看著。
這像什麼樣子?
哪有讓侄女眼巴巴的看著母女吃好吃的,一點都不給侄女的樣子?
這小英也真是的,既然東西不少,連她自己都在吃,叫侄女兒過來一塊兒吃又怎麼了?
就算東西不夠多,只讓兩個孩子吃也好,有她自己吃,卻讓侄女一個小孩子看著的道理嗎?
唐安是知道萬小英愛吃獨食這習慣的,可是這些年都是一家三口單獨過,自然也就不存在吃獨食了。
現在看到萬小英這個樣子,唐安還真有幾分看不習慣了。
而且糖寶這孩子還小,小英不改改習慣,把孩子也給教壞了怎麼辦?
原本這一個月,眼看著糖寶都已經習慣家裡面多一個妹妹了。
家裡面的好吃的、好喝的,他兩個孩子平分,糖寶都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鬧了。
沒想到小英一回來,就又把孩子帶回原來那樣了,讓他這一個月白教了。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