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此時心情甚好,所以也就嚇唬嚇唬他們罷了。
呂玲綺也在深深地自我懷疑之中滿臉凝重之色地被劉協趕了回去。
“這群孩子。”看著學生們離去的背影,劉協突然有種老父親的欣慰。
這群灌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孩子並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他們每個人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還對世界保持著很好地熱情。
前番瞭解到的志雲和其他有各種願景的孩子都是劉協打算重點培養的好苗子。
“陛下也不過十又五,怎麼能稱他們為孩子呢。”賈詡也是笑著調侃道。
其實他一直很是好奇為什麼劉協會將他們成為孩子,因為他們不過和劉協是同齡人。
說起來他也見過劉協可以和他們一起愉快地玩耍,但是劉協一旦處理起事情來卻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
“文和先生見笑了。身為天子又豈能和孩童一般,稱他們為孩子不過是朕的一番願景。他們也都是朕的未來。”劉協的目光深邃彷彿看透了一層一層的歷史,緩緩地走著緩緩地述說著。
站在劉協身邊的高定和賈詡突然有了一種很是強大的壓迫感,突然感覺劉協就像是那高大的塑像一般。
但是這種氣勢轉瞬而逝,劉協又再一次回到了原本的狀態。
“文和先生。這些孩子也差不多要放出歷練了。到時候朕會讓他們自主挑選想要去的地方,游龍衛可要給我好好照看一番。”劉協說到。
孩子們已經在建章學院學習了三年之久,那些年紀比價大的已經十五六歲了。
按照在尋常人家裡,這個年紀也大多需要考慮到成家立業的地步了。
所以劉協也不打算把他們繼續放在溫室當中,只要考核能夠透過的一律將他們放到外邊去歷練。
劉協打算除了一開始給他們一些啟動資金以外便不再有其他任何的援助,正是想要校驗一番再建章學院教導的那些知識是不是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臣領命。”賈詡將手一拱表示自己明白。
其實不用劉協強調自己會讓自己手下的人多注意。
只要見識過建章宮內環境的人都應該清楚劉協到底對這群學生有多麼地在在意了。
劉協其實也沒有盼望著他們能夠成為冠絕古今的人才,但是這些人只要能在相應的位置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劉協便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關中,扶風,陳倉。
荀攸此時也沒有閒著,他來到陳倉以後便一直在研究著各種事物。
最為重要的便是進軍路線的問題。
荀攸一直會有做兩手準備的習慣,由陳倉古道進擊,襲擊散關不過是其中的一條道路。
還有子午道這種險道也是荀攸預想中的重要進攻路線之一。
因為子午道其實是一條隱藏在高大山林之中的小道。
這條道路一般只有那些熟悉山林環境的人才有膽子行進,原本荀攸還打算著要是有可能的話就要派遣人前去繪製地圖為自己增添一條新的進攻路線。
但前線傳來的另外一個好訊息直接讓荀攸獲得了能夠在叢林之中穿行的能力。
原因無他,前線被中央軍的氐人全部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