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南鄭。
現在的南鄭其實處於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
主要原因自然是因為張魯搞得神權統治。
作為漢中地區的第一大宗教領袖和政治領袖,他的名望在漢中地區如日中天。
至少來說,這個地區的百姓大多都不一定會認漢廷,但卻一定會聽從張魯的指導。
其實張魯本質上應該算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就好比如他在南鄭地區設立的肉鋪可以為百姓提供免費的肉食。
總體上來說就是想要和百姓共享一些福利。
這些行為其實和後世的一些做法極為相似,但是實際上不過是張魯加強自己在漢中地區影響力的一個手段罷了。
張魯本來是在劉焉手下謀事。
因為張魯母親和劉焉傢俬交甚密,所以劉焉便將張魯安排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歷史上劉焉因為漢庭闇弱其實一度都準備好在蜀地割據,自立為帝。
但是劉焉的行動屢次遭受到了推辭,最終只是準備好了稱帝的用具,但是卻因病而去世了。
自從劉焉死掉以後,漢中的張魯野心就開始膨脹起來,他截斷了成都和南鄭之間的聯絡,開始以自立的姿態出現在了漢末的亂世之中。
劉璋作為蜀中新主自然是過不了這口氣的,所以他便派遣了龐羲前來攻打張魯,卻沒有成想被張魯打了回去,反而將巴郡也一同被張魯奪取。
自此張魯也就正式從劉焉的手下獨立出來,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諸侯。
不過張魯並沒有什麼進取的慾望。
前世的時候他不過是在漢中地區擴充套件自己的五斗米教,用教義來教化百姓。
但是卻始終沒有邁出漢中一步。
在經營漢中三十年以後,張魯才在曹操強大的軍事實力下投降了曹操,也算是得以善終吧。
“今天是祭酒要講法的日子!大家都快些去法壇等著呀!去晚了可就沒有辦法聽到教義了!”南鄭的街道上,一個身穿淺藍色道士服裝的道士大聲吼道。
他的聲音也迅速在人群之中傳播了開來,人們聽見了這個訊息也都是興高采烈地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活計,準備去聆聽祭酒的宣講。
這種場面在漢中是極為常見的事情,甚至如果你不選擇跟著一同去參與這個法會,可能別人都會將你當成異類,排擠你。
那些個百姓可能有的人並不相信鬼神一說,但是嚴重的從眾心理總會讓他們被迫選擇相信。
祭酒自然不是朝廷上面的封的官。
而是張魯自己修飾了一番祖上傳下來的道法重新命名的。
來到他這裡學習的人會被成為“鬼卒”,得到認可後便可以出來擔任“祭酒”宣傳教義,教化百姓。
同時這些祭酒取代了傳統的官員,管理日常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