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日,張遼的大營。
“昨夜哨兵回來報告,那氐王竇茂已經讓人回本部率領剩餘的氐人士卒前來,現在我們的哨兵也在一路尾隨,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張遼站在眾人面前,將自己知道的全部情況都說了出來。
緊接著一座巨大的沙盤擺開,眾將圍繞著沙盤開始爭論了起來。
首先為代表的就是郭汜為代表的主動進攻派。
“末將以為現在竇茂只有五六千人,且沒有完備的防禦工事,駐守地也沒有深入山林,正是我們直接突襲的好時機。只要將這一股人全部吞下,那麼前來援助的氐人士卒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這樣我們的損失只有前期攻堅時才會大量產生。”郭汜不愧是經常在軍事研究所上臺辯論之人,他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眾將聽了也都是紛紛點頭。
要說郭汜這個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原本在董卓手下不過是一個二流武將,但是自從投靠了劉協開始,整個人的精神氣質就完全蛻變了。
連他最好的朋友李傕也曾經懷疑過郭汜是否被人給奪舍了,給他找了好幾位靈使想讓他變成以前的郭汜。
但是郭汜卻沒有因為別人的懷疑而停下自己進步的腳步。
或許是因為軍事研究所這樣的模式正好適合他這種喜歡爭辯之人,所以他對於每一次的軍事研究題目都十分上心,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他和張遼不一樣,張遼的進步主要是依靠尋訪名仕學習而達成的。
而他主要就是靠自己一股拼命的勁頭到達瞭如今的地步。
現在不過是擴張的初期,眾將其實都相信郭汜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獨當一面之人。
而與郭汜懷有不同意見的便是徐晃,他的意見主要是守。
“諸位請看。雖然氐王此時的駐紮地尚未深入山林,但是我們圍攻難度巨大,氐人居高臨下,我們怕不是要吃大虧。以某之間,我們本來就有五萬餘人,乃是氐人部落的數倍之多,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著急。等到氐人衝出山林之時,我們依舊能有以多打少的優勢,而且我軍還會從地勢的劣勢轉變成優勢。”徐晃點著沙盤上的幾個點緩緩開口說到。
其實他們都清楚張遼的引蛇出洞計劃是完全成功的,竇茂既然調來了氐人必然就是為了報復前番對他的戲耍。
所以他們現在的討論其實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而郭汜和徐晃的計劃好像聽上去都十分地有道理,無論怎麼打其實都是他們佔優,問題是要做到全殲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而且,若是氐人主動進攻,我們就更加不會引起漢中方向的懷疑。此處距離散關並不算遙遠,還望將軍考慮。”徐晃意猶未盡,對著張遼拱拱手說到。
張遼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他們的意思。
張遼其實心中已經有所決斷。
經歷過昨晚是事情,他其實是更加偏向於郭汜所說的快速進攻的打法,但是作為統帥他也必須如徐晃所說的那般要知道這件事情在政治上的影響。
他們本來就是為了在春天這個時節將氐人全部收拾乾淨,整理好進攻散關的道路。
若是漢中察覺了,並加強了散關的兵力駐守,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有點得不嘗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