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聽聞文遠近日沉迷學習,看來進步正當是不小。”劉協邁著腳步推開了房門說到。
只是剛推開房門的瞬間便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宛若陽春一般。
而他想象之中的這群武人站在那裡爭論不止的情況也沒有出現,有的只是他們各自坐在了炕上,臉上也是舒服和愜意。
“參見陛下。”見到劉協來了,眾人先是嚇了一跳,然後紛紛從炕上跳了起來對了劉協行禮說到。
“好啊。我就說你們最近為何這般喜歡召開辯論會,原來是為了來此地蹭暖氣。”劉協看到這一幕不禁笑出了聲音。
火炕倒是很正常,早在西漢便已經有人使用了。
長安各個地方也都能見到,劉協這麼說也不過是為了調侃這群五大三粗的武將居然也都是安安穩穩地坐在炕上,沒有絲毫打算逞強的意向。
經過了劉協的一番調笑,場面倒是變得歡快了許多。
這本來也就是一個男人的聚會,男人聚會又怎麼能夠像那些大家閨秀一般安安靜靜地聊天呢?
在劉協的授意之下,他們的辯論又再一次展開,兩邊唇槍舌戰,倒也是誰都說服不了誰。
“陛下以為他們說得如何?”賈詡見好像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便對著身旁的劉協問道。
“倒是都有一番見地。不過他們畢竟都是武夫,這辯論起來似乎沒有什麼規矩,爭吵不休可不是一件好事。”劉協輕鬆一笑然後回答道。
“嗯。臣也是這般以為的。辯論本來是為了讓他們分享帶兵的經驗,這本阿里是好事。不過諸位將軍擁兵各有不同的章法,真要分一個高下,這似乎怎麼樣都說不通。不過臣還是讓各位將軍辯論完後各自選擇支援的言論,以此來分出高下。”賈詡見到劉協這般問,便回答道。
武人向來都是直來直去的,這裡要是沒處理好,搞不好有一天真的就打起來了。
“有勞文和了。不過那些陷陣營士卒又如何了?”劉協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然後繼續開口問道。
武將學院的基地自然不能是這些章法不同的武將,他們雖然帶兵經驗豐富,但是很少會有總結,很多事情都是靠他們的直覺來決定的。
而要培養一批合格的將官自然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這個方向他留給了荀攸和賈詡兩人,讓他們嘗試將這些編成一套用兵百科全書。
而現在荀攸被劉協派遣前往長安城外改革軍制。
可不要小看了這間事情,自從高順將自己練兵的事宜總結出來以後便得到了荀攸的高度認可。
他還直接從劉協手中將高順的練兵心得借走,研究了幾日才意猶未盡地還了回來。
也是因為這股勁,劉協才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因為城外計程車卒大多都是董卓遺留下來的,劉協前段時間幾乎都是將他們當做屯田兵使用了。
但是他們和原來的幷州軍全都是直接掌握在劉協手中的兵力,算是嫡系也不為過。
若是嫡系都是屯田兵,沒有成體系的戰力,這對於劉協來說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
所以劉協打算在冬天整訓這些人馬,篩選那些老弱病殘,正是成立屯田兵和戰鬥兵兩個編制。
這樣既能讓部隊在一定程度上自給自足,又能夠保有一定的戰鬥力,是劉協最想見到的一個場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