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越是這樣,公孫瓚就越不怕袁紹會藉著這個機會來進攻幽州,最多就是幽州的力量被鮮卑人削弱一番,然後來年春天袁紹再來。
因為這樣的情況,公孫瓚便想著要先調動自己的所有軍力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掉這個麻煩。
對於鮮卑和烏桓人的套路,他還是比較熟悉的。
“是,將軍。”單經也不知道公孫瓚腦袋之中有這麼多想法,但是他還是一會依據公孫瓚的軍令去一一實行的。
就這樣,不過兩天時間,幽州各地聚集到了懷安這個邊陲關隘計程車兵居然有七萬餘人,可以說即使是鮮卑人來二十萬人也是無法突破的了。
但是戰備狀態卻依舊在進行著,各種物質開始運輸到了各個關鍵的中轉地,代縣便一口氣運來了十幾萬石,足夠數個月的糧食了。
而草原之上,馬匹掠過的身影也颳起了一陣陣的寒風,鮮卑和烏桓人此時也都在聚集當中。
現在草原上的格局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自從南匈奴歸順了大漢,北匈奴則被大漢聯合南匈奴一起趕到了更西邊以後,鮮卑就此崛起。
他們先是佔據了漠南之地,徹底佔據了匈奴舊地。
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還誕生了一個極其強大的首領——檀石槐。
這個猛人將鮮卑各部都統一了起來,在草原上再一次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王國,還曾經一度和日落西山的大漢較量過。
但是檀石槐死得太早了,現在草原上的鮮卑各部卻又再一次地碎裂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同部落。
而這其中軻比能便是在此之後冒出來的另外一個極有可能統一鮮卑各部的猛男。
軻比能出身小種鮮卑,只是鮮卑各部之中比較弱小的一部分。
但是自從檀石槐去世後,這個部落便在軻比能的帶領下迅速成長起來,現在也已經有了中等部落的規模,能在鮮卑之中有一定的話語權。
此外還有步度根,他是檀石槐的孫子,也是草原上赫赫威名的人物。
而烏桓這邊則要顯得暗淡一些,再往前十幾年他們便已經遼西一帶配合著張舉和張純鬧過叛逆之事。
只不過,這大漢的餘威並不是他們這些烏桓人能夠輕易撼動的,很快便被鎮壓了下去。
這些烏桓人分為了三部分,遼東郡的烏桓是最大的一部,有五千多個聚集點,他們的前首領丘力居死前將首領的位置傳給了自己的侄子塌頓。
上谷的烏桓首領叫難樓,統領九千餘戶。遼東屬國的烏桓首領叫蘇僕延,統領一千多戶,自稱為峭王。右北平烏桓首領叫烏延,統領著八百多戶,自稱汗魯王。
而這一次很明顯會摻和到這次進攻的應當會是塌頓和蘇僕延,他們的實力很強,而且距離幽州是最近的,威脅最大。
但是在右北平的烏桓首領烏延確實一個劉虞的忠實粉絲,這一次抗擊入侵他都主動請求參與,只是劉虞沒有答應罷了。
此時草原之上,一個大帳篷被樹立了起來,各個首領匯聚一堂,都商討著這次的進攻計劃。
“諸位。無論如何此次都是很好的機會,如論怎麼樣我們各部的勇士都不會虧。這漢人的東西可都好著呢。”一個貪婪的聲音率先在大帳之中響起,這個人的頭髮很是不修邊幅,上面都已經有了一些結塊,面門之上還有幾道傷疤,看上去很是兇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