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渤海郡。
一大隊的人馬此時正朝著北方而去。
隊伍中不單單有大隊計程車兵,還夾雜著很多的百姓,每個人看上去都很是疲憊的樣子。
而他們的大旗上赫然寫的就是“劉”字。
“大哥,你說陛下為什麼不直接召我們進京,反而要將我們安排去幽州?幽州那地方已經被公孫瓚佔據了,成不了什麼大事,不若我們還是別去了吧。”張飛騎著馬口中嚷嚷著說到。
他的聲音很大,直接便將附近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在張飛看來,去幽州必然還是得要屈居於人下的,他並不想要這麼做。
至少來說他更想自己的大哥脫離公孫瓚。
“三弟,休要胡言亂語。陛下的命令豈是可以隨便違抗的?這不是陷你大哥我於不義之中嗎?”旁邊同樣騎在一批棗紅色馬匹上的劉備笑著訓斥了幾聲。
對於去幽州劉備還是心中有數的,至少他肯定不會再接受公孫瓚的指揮了。
現在他已經是朝廷承認的宗室子弟,加上他帶三千士兵解救北海之圍的事情傳播力出去聲望提升了好幾個等級。
劉備轉頭看向了部隊中的百姓心中很是暢快地笑著。
他本來是沒有打算要帶上這麼多的百姓,但是這些百姓卻都是自願跟上來的。
他們每個人都自帶了糧食,衣物。
劉備只是花了十幾天的時間便收穫了數千人口,這也是他能在幽州立足的一個基石吧。
另外一邊的關羽捋著長鬚眯著眼睛似乎一直在思考著什麼。
許久,關羽臉帶憂色地嘆了一口氣,只是看了一眼還在看著百姓的劉備,卻什麼話都沒有說。
“若是公孫瓚提前動手了,此行怕是要難了。”關羽心中想到。
關羽其實還是很敏感的,劉備雖然沒有告訴他們兩個為什麼陛下要將劉備安排到幽州。
但是陛下突然對一個素未謀面之人如此封賞肯定是有目的。
至於劉備有什麼優勢?
關羽心中很是清楚,漢室宗親,公孫瓚的同學。
聯合起來就不難猜出劉備是去幽州制衡劉虞和公孫瓚兩人的。
關羽從一開始便不看好公孫瓚這個人,雖然他武藝高強,義薄雲天。
但是急躁易怒,常年的上位者經歷讓他很是驕傲。
所以自界橋之戰失敗以後關羽和劉備就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脫離公孫瓚的機會。
但是陛下此舉無疑就是將他們綁了起來,劉備想要進一步發展已經是很難了。
但是關羽也是心繫漢室之人,從他以後一直以漢壽亭侯自稱便可以看出。
他認為天子的決定並沒有錯,只要能夠遏制住袁紹的發展,那麼天下就不會那麼快地被攻陷,自然便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發展。
想到此處,關羽甚至萌生了想要去長安一趟的想法。
但是他的大哥始終都是他的大哥,自己不能夠獨自離開,畢竟此行很是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