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劉虞手下的部隊多是新招募的,戰鬥力和公孫瓚手中那些經歷過生死搏鬥的老兵不同。
“這…………”鮮于輔被孫瑾這樣一說倒是一滯。
公孫瓚已經建了一座新城這件事情他並不知情,甚至他也不清楚公孫瓚損失了多少的兵力。
這就體現出了這古代戰爭中資訊傳播速度極為緩慢的現象,這種事情往往都會是很致命的問題。
“還是先不要輕舉妄動吧。”見場面冷了下來,坐在主位的劉虞開口說到。
他心中對於公孫瓚有著諸多的不滿,但是他的統兵能力和他治理地方的能力實在不是一個等級。
他也沒有那種想要搶奪地盤的野心,所以每次戰鬥都是打得猶猶豫豫,又因為極為愛護民眾,所以手下軍隊缺少那種強盜的兇狠,他們與後世的那支軍隊不同。
他們心中並沒有保護人民的慾望,只是單純因為劉虞的命令所以不騷擾百姓。
但是這樣他們戰鬥起來便完全失去的驅動力,其他軍隊一旦戰勝了便可以透過燒殺搶掠獲取到一筆不菲的收入,但是他們不行。
反而因為整體實力不行,所以他們很容易在戰爭中喪命。
戰鬥意志不高,戰鬥力低下,直接導致了他們這一批人只是炮灰罷了,在公孫瓚和袁紹的手中根本就是不夠看的角色。
這場聚會自然是歡喜地開始直到最後沉默地結束了。
“閻大哥,不如還是去勸勸主公吧。機不可失,若不趁此機會擊敗公孫瓚,想來要不了幾年主公便不能再主政幽州了。雖然那公孫瓚新築了城池,但是我們殺過去,一鼓作氣也能攻下來。”一群將領從劉虞的大營中走了出來,他們都圍著同樣的一個人,其中齊周還是耐不住性子說到。
“主公已經做了決定了,我們還是聽主公的吧。若是貿然攻過去,那些個百姓…………”此人正是閻柔,見有人這般說也是嘆了一口氣說到。
閻柔此人年少時被鮮卑,烏桓俘虜,但是他卻憑藉著自己的勇武和智慧從草原上殺了回來,在幽州之地頗有名氣。
其實他的內心中比誰都清楚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但是他更明白劉虞並不是一個明主。
因為他的仁慈在這亂世之中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利劍,可以吸引一大批有志之士投靠。
但是一旦提起百姓,劉虞又會變得優柔寡斷起來,這點閻柔這等鐵血漢子雖然心中敬服,但同時也是著急得很。
前幾次的戰鬥之中,就是因為劉虞的命令他手中的數百將士便慘死於亂軍之中,為的就是不能誤傷了幾個百姓。
聽到閻柔這般說,眾將臉上也是一臉無奈,他們也是清楚閻柔話語中的意思。
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打算因此指責劉虞的不是,他們為什麼會投靠劉虞,也正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仁義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