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黃門侍郎鍾繇求見。”高定通傳道。
“鍾繇?是魏國那個鍾繇嗎?”劉協心中暗驚。
鍾繇可是曹操手下的大謀主之一,出身潁川鍾氏,他對於曹操來說雖然比不得荀彧這般重要,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兒子鍾會也同樣是魏國後期的大將之一。
劉協之所以對鍾繇的經歷那麼熟悉,卻是因為鍾繇寫得一手好書。
劉協之前也算善於鑑賞書法之人,怎能不知小楷創始人呢?
但他確實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大人才,前期竟然會是在自己身邊,他瞬間覺得自己白緊張了很多天。
黃門侍郎其實算是皇帝的近臣,主要的任務就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但奈何劉協現在完全沒有這方面的任務,黃門侍郎這個職位已是掛空職了。
而且黃門侍郎這個職位是輪值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鍾繇。
“陛下?”高定看劉協陷入了沉思出聲提醒了一下。
劉協的思緒拉了回來說到:“讓他進來吧。”
與此同時,他的心中暗暗有了一個想法——將鍾繇拉攏過來成為自己的代言人。
高定應聲而去,不一會便帶來一人。
此人看上去有四十歲左右,長相俊朗,面色柔和,舉止有度,一看就是出身名門望族。
內侍宮娥退去,留下二人。
“臣,黃門侍郎鍾繇,拜見陛下。”鍾繇來到劉協面前恭敬行禮到。
劉協聽著他的話,趕忙回到:“鍾卿免禮,不知道找朕有何事?”
“陛下忘了?臣等每月都會向陛下稟報朝廷的事務。”鍾繇有些疑惑,但還是回答到。
“哦。朕受風寒已久,倒是忘了。那鍾卿開始吧。”劉協繼續說到。
是他這段時間有些緊張了,每天都想著要想著如何活命,忘了一些本該有的事情了。
劉協雖然不親自參政,但手下的大臣還是會給他講解一些政治上的事情,這個間隔就是差不多一個月一次。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裡,鍾繇將這個月內發生的事情逐一和劉協講了一個遍,諸如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事情,劉表和孫策之間的爭鬥還有一些很瑣碎的事情。
但都足以看出漢室中央對於地方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了,鍾繇給劉協的建議是給地方上開戰的軍閥門下旨,勸他們歸於和平,以彰顯漢帝的威嚴。
劉協點了點頭,卻不說話。
他此時正在想著該如何說服鍾繇。
“以利誘之?以勢壓之?好像都不大可能。那隻能是以情動之了。那就是劉備的精髓——哭了,看來我得學一學。”
鍾繇看著劉協那副沉思的樣子,以為劉協是有些什麼疑問,於是出口問到:“陛下,可有疑問。”
他進宮來本就是為了教導劉協,以前劉協也向他請教過,這也不奇怪。
“鍾卿以為袁紹統冀州,若再奪幽州,天下還有誰人可抵其兵鋒?”劉協慢慢地說到。
這些事其實以前都是看破不說破的,劉協一下子把他擺在面前,鍾繇有些呆住了。
他先悄悄打量了一眼劉協才緩緩說到:“袁紹好大喜功,因利而忘義,雖有統冀幽兩州之能,但其手下郭圖,逢紀,許攸等,皆非王佐之才,日久必有亂。”
劉協一笑,不愧為名仕,對於時局的判斷還是十分到位的。
“那鍾卿可料這長安城內,誰會笑到最後?”劉協臉色變得灰暗了些,又丟擲了一個問題。
同時,他開始蓄力,打算哭出來。
鍾繇突然沉默了,他覺得這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來說可能有些殘酷,至少在他看來,劉協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許久他緩緩開口:“長安之局甚亂,恐無人能從中得利,但陛下請寬心,必要的時候,臣定會護陛下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