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天使投資不像多年後那樣仁慈,特別是投資機構所屬,都會盡可能多的拿股份,開口就要30%的太過常見。
部分創業者為了能拿到啟動資金,往往會對其妥協,但這也變相助長了機構的胃口。
或許有的人會說,人家給你那麼多錢,多佔點股份是應該的,他要50%我也給啊!
但說這些話的人,往往就沒有考慮一口氣給投資機構幾十股份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隨著後期投資人的加入,原始股東的股份會一點點被稀釋。
例如韶光科技有限公司,原始股東是王哲和虞小蓓,他們分別佔據90%和10%的股份。
接下來天使投資進入要拿走10%,這10%便是從她兩的手上摳出來的,最終會變成:王哲81%,虞小蓓9%,天使10%。
在這種狀態下,王哲即便在未來A輪融資出讓20%股權,依然會有64.8%捏在手裡,B輪再給15%,還是有55.8%,如果不設立ESOP(員工持股)的話,再經歷一輪10%的融資,他手裡也不低於50%。
可如果說王哲在天使輪就給出了30%,那過程就完全不同了。
天使輪:王哲63%,虞小蓓7%,天使30%。
A輪要拿走20%,那麼王哲只剩下50.4%,只要再進一步融資,他就會對公司失去絕對控制。
這還是在他種子輪死守90%股份的結果,如果在那時候他多給5個點,那麼很可能僅僅A輪就會讓他失去控制。
投資機構並非散財童子,他們之所以會給你錢,是想從你身上賺到更多的錢,換句話說,只要能賺到錢,他們無所謂你公司最後變成什麼樣。
所以在後期運營過程中,如果你的股份不足50%,失去了對公司的掌控,在遇到一些需要暫時虧損以便未來更好發展的時候,股東們可能就要聯合起來對你施壓了。
在那種情況下,你的公司可能會被迫做出一些在你看來並不利於長遠發展的事情,你的一些提議,也可能都會被否決,這對公司影響無需多言。
反而到了相對後期的時候,公司逐步走向平穩的發展道路,那個時候影響就會好上很多,相信誰都不希望在自己公司的成長階段,被一群二五八萬的人指手畫腳。
所以在這個年代,創業者被股份佔比困死的並不在少數,直到後來大家才注意到這點,為了公司有個良性發展線,機構才慢慢在股份上鬆口,轉而改成各種坑坑窪窪的條款,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王哲跟洛元青的一家的座談依然在會客室繼續著,當王哲說出自己對天使投資的期盼後,房間裡一度陷入了沉默。
洛元青皺眉沉吟許久後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突然開口道:“小哲,你的商業計劃書準備好之後,能不能先給到我這邊?”
“給你?”
雖然剛才王哲心裡就有想到洛元青那些問題的用意,但如今真的從他口中說出來,還是覺得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這可是2000萬!不是200萬!
洛元青一句先給他,擺明了就是有截胡華虞集團的想法。
其實王哲還有一點不清楚,天星布業其實就兩個股東,洛元青跟李雪茹,實則是家大號夫妻店,所以對於公司的資金分配等等事情上,等於洛元青一人說了算。
洛元青點點頭:“沒錯,在看了你的公司後,我很有興趣。”
王哲頓時笑了起來,洛元青見狀疑惑道:“怎麼了?難不成你已經答應華虞那邊要找他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