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半島就這麼大,現在還沒有填海造陸,就連凼(氹)仔和路環兩島也是單獨存在的小島。
並且因為澳門半島緊挨大陸的原因,更受葡萄牙人的喜愛。
所以葡萄牙的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了澳門半島這裡,嗯…應該說是從明朝時期就開始了。
更加悲催的是,葡萄牙人侵佔澳門半島是從每年五百兩銀子的租金開始的。
沒有看錯,葡萄牙人租借澳門的時候,每年給的錢就是五百兩。
隨著作戰會議的深入,李明啟也大概瞭解了自己手下這些軍官的能力與作戰性格。
比如程元亮,他的作戰思路就偏向於保守,總想要在戰鬥前儘可能的將戰鬥中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好,然後按部就班的去戰鬥。
所以現在太平洋艦隊在他的領導下,開始進行整合,並且將所有戰艦以及炮艇的定位給弄了出來。
比如兩艘新式鐵甲艦的作用就是護衛整個艦隊,也就是戰鬥的時候他們不需要跟敵人遠端對轟,只會遊弋在艦隊周圍,防止對方有可能發動的戰艦突襲。
作戰會議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參與討論的參謀們已經開始整理這次會議的內容了。
李明啟也給這些軍官們的作戰思路做了分類。
第一類就是劉二河為首的激進派,認為進攻的時候堅決貫徹新明帝國之前的強硬做法。
換句話說就是一路打一路殺,路上的建築全燒光。
而程元亮為首的軍官們則認為澳門半島已經被內定為新明帝國在偽清的前哨站,那就要儘量保證這裡的體系完整。
這樣的話,可以為帝國省下不少錢,還能讓新明帝國儘快的融入偽清以及世界其他國家中間去。
兩方各有各的道理,所以李明啟只能…只能偏向劉二河了。
因為李明啟根本就不在乎澳門半島上的建築物損失。重建的話還能更好的規劃呢。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澳門半島經過幾百年葡萄牙人的開發,這裡的建築已經徹底的歐式化了。
包括風俗、思想、語言……等等。
與其留著慢慢改變,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徹底格式化呢。
李明啟可沒有時間考慮此時澳門半島上那些香蕉人的想法,也不會慣著這些人整什麼特區。
因此還是徹底推倒重建的好,讓澳門半島重新變成華夏風格——從骨子裡的變回去。
所以會議結束之後,李明啟批准了禁衛軍參戰的請求。
至於程元亮這些軍官,他們也必須改變自己的作戰思路。
新明帝國如果想要徹底融入到世界主流國家中去,那就得必須遵守這些人的規則去做。
認同他們定下來的各種規矩,認同他們劃分世界的事實。
但李明啟認為這些都是放屁,新明帝國將來要做的就是不按規矩辦事。
如果什麼都將規矩,那新明帝國別說是佔領西海岸了,可能現在還在為了舊金山的歸屬問題和人家談判呢。
所以李明啟的思路就是誰的拳頭硬,誰就說了算。
現在新明帝國明顯比葡萄牙的拳頭硬,澳門半島的歸屬問題那就應該是新明帝國說了算。
就算是葡萄牙的乾爹帶英來了也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