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跟隨太平洋艦隊一起來的運輸船中還有一種更加奇怪的運輸船。
因為這艘船的甲板上只裝備了幾十架體型龐大的發射機架。
它們有著可以操控發射架進行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調節器,還有可以調節發射角度的調節器。
並且這艘運輸船上還有一個跟熱氣球差不多的觀測用氦氣球,這是用來進行戰場觀察的。
除此之外這艘運輸船還要比一般的運輸船外側裝甲更厚實,船舷處沒有任何的火炮,只裝備了一些大號的轉管機槍。
說實話,現在的轉管機槍已經讓皇家研究院玩出花了。
最大的轉管機槍裝備在金陵的防禦體系中,三個放大版轉管機槍的槍口並排放在一起,統一由一個發射開關啟動。
這是用來對付那些集團衝鋒的騎兵或者步兵的。配合上其它的防禦武器,就算是國防軍也不能輕易拿下。
而在小一些的就是艦載轉管機槍了,這種機槍有著專門的防彈鋼板,並且時雙聯的結構。
在小一些的就是配備到排的轉管機槍了,這是正常尺寸的,不光能安裝上支架用來進行陣地戰。
甚至國防軍還將機槍裝在了三輪車上,就是那種跟邊三輪差不多的樣子,只不過是腳踏車罷了。
側鬥上坐著一個機槍手,而旁邊則是兩個腳蹬子的車體,同時有兩名戰士提供動力。
當然了,這種屬於巡邏用的,只在帝國邊境的公路上進行巡視用。
為此,車輛研究所正在給邊防巡邏隊設計新明版的邊三輪,用發動機提供動力。
這次太平洋艦隊出動,李明啟將這些概念戰艦都帶了出來,準備實驗一下戰艦設計局弄出來的這些奇葩東西有沒有用。
在射擊新式戰艦的時候,戰艦設計局的人才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當然了,為了這些奇葩想法不能專門給他們生產軍艦,但改裝幾艘商船還是沒有問題的。
大不了這些奇葩戰艦的思路不好用就將這些商船拉回去繼續改裝成別的好了。
比如佈雷船就是他們的一種嘗試,之前李明啟從沒有想過這種東西,要不是戰艦設計局拿出了樣船出來,李明啟絕對能忽視掉這種船。
還有現在這艘正在進行射擊前準備的運輸船也是一樣,它上面的發射架就是用來發射遠端火箭用的。
船用版喀秋莎瞭解一下!
這種船單獨出行沒什麼用,隨便遇到一艘炮艇都能擊沉它。
但靠著火箭那比現在各國的艦炮都遠的射程,用來對付岸防炮或者戰艦群效果應該不錯。
但對方要是有了防備那就不太好說了,反正這東西就是一種嘗試。
將來要是出現了航母,李明啟還準備設計幾艘跟航母差不多大的船,上面裝滿防空武器。
到時候兩邊開戰,李明啟的艦隊就相當於有了防空火力網。
或者大的不行就造一堆小船,然後每艘船上都載有幾個防空武器,到時候混在軍艦中,充當空中防禦線。
李明啟不相信那時候對方的飛機能比他的防空小船還多。
當然了,這些都是設想,李明啟只跟戰艦設計局的人說了一下這種想法。
不過現在好像戰艦設計局的人已經當真了,準備將一些小的遠洋商船拿來改一下,將來好對付敵方的飛艇。